[驚擾、恐懼不安]


兇,原意為「恐懼不安」,《左傳》載:「曹人兇懼。」後引申為「兇惡」,《世説新語》雲:「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亦有「殘暴」之意,《書經》言:「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此外,兇還可表「不吉利」,如「凶兆」、「凶信」,或「收成不好」,如「凶年」、「兇歲」。其字義甚廣,既可形容人的惡行,亦可指天災人禍。在《詩經》中,兇意為「災禍」,曹操亦作詩云:「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國語》則以兇為「懼怕」,《隋書》載:「宜當廓清天下,誅剪羣兇。」
**| 特徵 | 解釋 |
|—|—|
| 恐懼不安 | 受到驚嚇而感到不安 |
| 兇惡殘暴 | 性情兇狠,殘暴不仁 |
| 不吉利 | 兆頭不祥,帶來厄運 |
| 鬧饑荒 | 糧食短缺,發生飢荒 |
| 厲害、激烈 | 氣勢強勁,猛烈 |
| 災禍 | 不幸事件,帶來災難 |
| 殘暴的惡人 | 心狠手辣的壞人 |
| 懼怕 | 害怕,感到恐懼 |
論「兇」
「兇」字在漢語文化中,既具有褒義之「兇猛、威武」,又含有貶義之「殘暴、惡毒」。本篇文章旨在探討「兇」字的雙重涵義,並分析其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
「兇」字的褒義
情境 | 褒義 | 説明 |
---|---|---|
軍事 | 兇猛 | 指軍隊或將領作戰勇猛無畏,勢不可擋 |
武術 | 威武 | 形容武功高超,舉手投足間皆氣勢非凡,令人望而生畏 |
動物 | 雄壯 | 用於形容猛獸或大型動物,表現其強壯、勇猛的特性 |
自然 | 雄偉 | 形容壯麗、高峻的山川或奇特的自然景觀 |
「兇」字的貶義
情境 | 貶義 | 説明 |
---|---|---|
人格 | 殘忍 | 形容人冷酷無情,心狠手辣,做出傷害他人或殘害生命的行為 |
行徑 | 惡毒 | 指人言行刻薄,故意傷害或羞辱他人,令人深感痛心或憤恨 |
災害 | 兇險 | 用於形容地震、火災、洪水等災難,具有巨大破壞力和危險性 |
事件 | 不吉 | 指發生重大事故、災難或不幸事件,令人觸目驚心,帶來負面影響 |
「兇」字的多義性
「兇」字的褒貶兩義並存,反映了漢語語言的多義性特徵。同一字詞可以同時具有正反兩方面的含義,需要根據語境和上下文來判斷其具體意義。例如:
- 「他長得凶神惡煞的,讓人望而生畏。」(貶義)
- 「這支軍隊兇猛異常,屢戰屢勝。」(褒義)
- 「這場車禍兇得很,造成多人死傷。」(貶義)
- 「這座山峯氣勢洶洶,令人感到大自然的莊嚴雄偉。」(褒義)
結論
「兇」字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重的意義。其褒貶兩義可以反映出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和態度。在使用「兇」字時,應注意語境和上下文,正確表達其所要傳達的含義,避免造成誤解或不必要的負面聯想。
延伸閲讀…
兇-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兇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