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推行特別計劃,接納照顧者入住安老院舍。 大約 3, 額外的護理人員將被導入該計劃。 政府會就實施安排諮詢勞工諮詢委員會及院舍照顧業界,以期在明年第二季推出計劃。
勞工及福利局表示,110237施政報告提出明年推出專項計劃,前提是確保本地勞動力優先就業 在此情況下,適度允許敬老院和殘疾人之家引進護理人員。 該專項旨在通過採取更加靈活的招聘方式和簡化流程,解決養老行業護理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表示,現時香港約有4, 名外地保姆,包括 並額外輸入約3,護士,輸入名額上限為7,人.
未來三年行業至少需要4, 名看護人來應對新房和購房計劃新增的住宅名額將陸續投入使用。 即使特別計劃的名額全部獲批,預計仍有至少1, 12 個職位空缺需要本地求職者填補。 如果考慮到行業擴張和現有護理人員自然流失等因素,本地求職者的職位空缺會更多。
在特別計劃下,所有類型的安老院舍均可申請輸入護理人員。 關於本地僱員與外地保育員的比例,包括參與買位計劃的私營及自費安老院一比一的比例,即每聘用一名全職本地僱員,最多可聘用一名看護人可以輸入; 補貼和合同 對於安老院,這個比例是二比一。 每僱用兩名全職本地僱員,最多可申請一名照顧者。
安老院遞交申請時,須證明已透過社署署長指定的渠道招聘本地人手,但職位空缺不能變得充實。 本地招聘的薪金不得低於外地護理員的薪金,外地護理員的薪金不得低於政府統計處編制的護理員月薪中位數。
成功通過特別計劃引進護理員的安老院,須繳納僱員再培訓徵費,並與護理員簽訂指定的標準僱傭合約。
政府會成立一個由社會服務處處長擔任主席的跨部門聯絡小組,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處理安老院所遞交的申請先到先得。 社會福利署署長會在考慮事務委員會提供的意見後就每宗申請作出決定。
勞工及福利局預期,通過精簡申請審批程序,申請審批時間可由目前補充勞工計劃的約五個月縮短至特別計劃大約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