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脈 | 特徵 | 高度 | 主要山峯 |
---|---|---|---|
中央山脈 | 台灣最長最大的山脈,貫穿全島。 | 最高峯:玉山主峯(3,952 公尺) | 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奇萊北峯、合歡主峯 |
雪山山脈 | 五大山脈中最北邊的一座,分佈著冰河遺跡。 | 最高峯:雪山主峯(3,884 公尺) | 大霸尖山、品田山、喀拉業山 |
玉山山脈 | 台灣百嶽之首,氣候多樣,景緻優美。 | 最高峯:玉山主峯(3,952 公尺) | 玉山西峯、玉山南峯 |
阿里山山脈 | 位於濁水溪以南,為一南北對峙的地形。 | 主要山峯:東埔大山、鹿林山 | |
海岸山脈 | 位於台灣東緣,將花東縱谷與中央山脈分隔。 | 最高峯:新港大山(1,682 公尺) |
台灣五大山脈
台灣擁有豐富的地形景觀,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台灣五大山脈。這五大山脈縱貫南北,塑造了台灣獨特的多樣化生態系。


五大山脈介紹
山脈 | 海拔 | 位置 | 特色 |
---|---|---|---|
中央山脈 | 玉山(3952 公尺) | 台灣中部 | 台灣最高的山脈,擁有豐富的生態系和壯麗的景緻 |
雪山山脈 | 雪山(3886 公尺) | 台灣北部 | 以高山雪景和冷杉林聞名 |
玉山山脈 | 玉山(3952 公尺) | 台灣南部 | 與中央山脈相連,擁有壯觀的峽谷和瀑布 |
海岸山脈 | 都蘭山(1160 公尺) | 台灣東部 | 沿著太平洋海岸綿延,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和獨特的海岸地形 |
阿里山山脈 | 祝山(2491 公尺) | 台灣西部 | 以阿里山森林鐵路和壯觀的雲海著稱 |
地質構造
台灣五大山脈的形成與歐亞大陸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有關。這些板塊的碰撞導致了台灣島嶼的隆起和褶皺,造就了這些山脈的壯麗景色。山脈中分佈著各種地質構造,包括斷層、褶曲和火山岩。
生態系
台灣五大山脈為許多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包括:
- 中央山脈:台灣黑熊、帝雉、台灣紫嘯鶇
- 雪山山脈:雪山藍腹鷴、台灣馴鹿
- 玉山山脈:布農刺鼠、台灣獼猴
- 海岸山脈:領角鴞、藍腹鷳
- 阿里山山脈:櫻花鈎吻鮭、阿里山巨木
經濟和旅遊價值
台灣五大山脈除了生態價值外,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旅遊價值。這些山脈為水力發電、觀光和休閒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 水力發電:山脈的高海拔和豐富的水源使它們成為水力發電的理想場所。
- 觀光:山脈的壯麗景色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健行、登山和觀賞野生動物。
- 休閒活動:山脈提供各種休閒活動,例如露營、野餐和自行車騎乘。
保育與挑戰
台灣五大山脈面臨著多項挑戰,包括:
- 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導致海拔升高,冰川融化,對山脈生態系構成威脅。
- 開發活動:山脈周邊地區的開發活動對野生動物棲息地和水質造成負面影響。
- 廢棄物污染:登山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污染對山脈生態系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採取保育措施來保護台灣五大山脈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系,以確保它們繼續為未來世代帶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