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與伏羲卦象演化
《易傳》中提及「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由北宋邵雍繪製出伏羲先天八卦圖,後衍生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另一説法則認為,八卦是由伏羲氏以三畫爻組合而成。(也有學者認為《易傳》為後人闡釋之作。)
六十四卦與時節相連,對應二十四節氣。17世紀,萊布尼茨經由傳教士介紹,獲得邵雍的〈方圓四分四層圖〉,認為與其二元運算相符,進而發展出布爾代數。


《易傳》〈序卦傳〉描述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以天地、萬物、男女、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等概念,説明社會秩序的形成。
表:六十四卦與二十四節氣對應
卦象 | 節氣 |
---|---|
乾 | 立春 |
坤 | 雨水 |
屯 | 驚蟄 |
蒙 | 春分 |
需 | 清明 |
訟 | 穀雨 |
師 | 立夏 |
比 | 小滿 |
履 | 芒種 |
泰 | 夏至 |
否 | 小暑 |
同人 | 大暑 |
大有 | 立秋 |
謙 | 處暑 |
豫 | 白露 |
隨 | 秋分 |
蠱 | 寒露 |
臨 | 霜降 |
參考文獻
[1] 《易傳》〈序卦傳〉
[2] 《尚書》〈洪範〉
[3] 《周易》〈系辭上〉
周易六十四卦:玄妙圖譜,揭示宇宙萬物運轉法則
《周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典籍,被譽為羣經之首,藴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宇宙觀念。其中,六十四卦作為《周易》的核心部分,更是深藏著玄妙的運行法則,揭示了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
六十四卦的組成及結構
六十四卦由八經卦重疊而成,每一經卦由六個爻組成,共有陰、陽兩種爻。陰爻以「–」表示,陽爻以「–」表示。每一卦的卦名取決於最上和最下兩爻,稱為上下卦。
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
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並非隨意,而是遵循一定的理序。根據卦氣説,六十四卦的排列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一年十二個月的運行變化。如下表所示:
太陽 | 太陰 | 太陽 | 太陰 | 太陽 | 太陰 |
---|---|---|---|---|---|
乾 | 坤 | 震 | 巽 | 坎 | 離 |
艮 | 兑 | 蒙 | 需 | 訟 | 恆 |
損 | 益 | 謙 | 履 | 泰 | 否 |
同 | 人 | 大有 | 謙 | 履 | 泰 |
否 | 同 | 人 | 大有 | 謙 | 履 |
泰 | 否 | 同 | 人 | 大有 | 謙 |
六十四卦的象繫辭
每一卦都附有《象》和《象辭》,對卦的象徵意義和卦象的變化規律進行了闡述。例如,乾卦象天,其象辭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坤卦象地,其象辭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六十四卦的實用價值
六十四卦除了其哲學思想價值之外,還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自古以來,它被廣泛應用於占卜、預測和決策。通過分析卦象的變化,古人可以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和決策。
六十四卦與近代科學
近代科學研究表明,六十四卦與現代物理學中的一些理論有相通之處。例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與黃金分割比例存在一定的關聯,而卦象的變化規律則與混沌理論和量子力學中的某些原理類似。
結論
周易六十四卦是中國古代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遺產。它不僅揭示了宇宙萬物的運行法則,還藴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通過深入瞭解和運用六十四卦,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複雜性,並從中汲取力量和指引。
延伸閲讀…
六十四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易經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