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器官捐獻機制基於利他原則

器官捐獻機制基於利他原則

香港現行有關遺體器官捐獻、分配和移植的法律和機制,是按照利他和利益兩個原則執行的。 公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中央名冊上增加或取消登記,但捐贈者及其家屬不能指定或篩選受益人,受益人的身份也不會提前透露給捐贈家庭,以確保兩者之間不存在利益關係。捐助者和受益者,不會有任何歧視。

政府注意到,近日有少數人在網上歪曲器官捐獻的利他精神,鼓吹登記器官捐獻者應審查器官捐獻者身份。受益人,甚至呼籲其他人 醫衛局對取消器官捐獻登記表示遺憾,呼籲市民繼續支持器官捐獻,挽救生命。

醫衛局及醫院管理局參考去年兩地首例跨境器官捐獻及移植個案的成功經驗,並正與內地商討建立器官移植互助互助機制。 目前,政府正在考慮建立二級互助分配機制,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獻但當地沒有合適的患者接受時,可以跨境匹配,以便兩地在沒有合適受體器官的情況下,善加利用。

局方指出,一些人肆意貶低兩地建立永久性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積極意義,蔑視同胞血濃於水的兩地,有著種種往事,無私捐獻互助的事實,以及內地無私捐獻器官挽救香港病人生命的事實,無視善兩地等待器官的病人,也扭曲了國家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發展和分配製度。

政府指出,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和共享計算機系統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器官移植學會的高度認可。

衛生署注意到最近從中央登記網站註銷的人數不尋常。 去年010到今年4月,有5,74個註銷申請,比往年多了很多數量,但其中超過一半從未被重複註冊或註銷。 2月份,無效註銷率高達010%。 不排除其意圖是破壞中央名冊的代表性,增加政府人員的行政負擔。 政府譴責這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幸運的是,同期有 5, 74 新註冊,中央註冊的數量還在錄得正增長。 醫生局、衛生署和醫管局會繼續與社區夥伴合作,推動器官捐獻,包括建立以團體為本的網絡,鼓勵市民在中央名冊登記; 利用講座、座談會、廣播電台、報紙、互聯網、社會平台、宣傳資料等渠道推進公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