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25項科學實證的教養方法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家長們總是不斷尋求方法,讓自己的孩子脱穎而出。而研究表明,孩子在16歲之前的學業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的影響力,甚至比學校老師更為重要。以下25項教養方法,可有效幫助家長改善孩子的學習成果。
1. 無條件的鼓勵和啟發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激勵,這是促進他們進步的關鍵。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帶領他們深入探究主題,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
2. 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根據愛丁堡大學的研究,7歲左右養成良好閲讀習慣的孩子,通常會擁有較高的智商。父母應堅持每天與孩子共讀至少10分鐘,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
3. 重視孩子的創造力
每位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各不相同,家長不應只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而是應重視他們的創造力、自控力、自我激勵以及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4. 確保充足的睡眠
孩子的睡眠質量與其學業表現息息相關。以色列的一項研究表明,少睡一小時會降低孩子的智商。家長應確保孩子得到充足的睡眠時間:5歲時每天11小時,7歲時10.5小時,9歲時10小時,11歲時9.5小時,14歲時9小時。
5. 引導遊戲中的學習
讓孩子自由地在户外玩耍,不僅有助於他們培養平衡感、風險意識和協調能力,更能磨練他們在項目執行方面的能力。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計劃、分配資源,讓他們在遊戲中體驗項目管理的精髓。
6. 限制電子設備的使用
儘管大多數現代孩子都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但過度沉迷於電子產品會影響他們與家人的互動,並對其智商和情商造成負面影響。家長應限制孩子的遊戲或觀看設備的時間,增加家庭相處時間。
7. 注重基礎技能
培養孩子的基礎技能至關重要,包括自我照顧、溝通能力、邏輯思考和生活習慣。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存在問題,應及時尋求幫助,而不是強迫他們進行過度的學習。
8. 與孩子開誠布公的溝通
家長應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使用「今天上課怎麼樣?」等籠統的問句。取而代之,應採用一些開放式問題,例如:「今天上學發生讓你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或「今天中午跟誰一起用餐?」仔細聆聽孩子的回答,並注意他們是否迴避某些話題。
9. 重視數學教育
不要將自己對數學的恐懼或偏見傳染給孩子。數學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如果孩子在數學方面落後,應立即尋求老師的協助,避免問題越演越烈。
10. 理解老師的評語
瞭解老師對孩子的評語非常重要。如果老師説「他很努力地…」或「他開始…」或「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這表明孩子在學習的某方面遇到困難。相反,如果老師説「在這個方面,他持續進步」或「他在持續加深瞭解」,則説明孩子目前處於中等水平。而如果聽到「獨立」、「能力」、「持續」、「高效」等字眼,則可以安心,因為孩子的學習表現良好。
11. 避免一心二用
學習成績:提升的策略與秘訣
學習成績是學生在學業上表現的指標,反映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理解程度。以下是提升學習成績的策略和秘訣:
制定學習計劃
- 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確保每天或每週都有專門的學習時段。
- 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明確希望在每個學習階段達成的目標。
- 優先排序學習主題,從最重要的主題開始。
積極參與課堂
- 專注於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和討論。
- 積極發問和回答問題,加深理解。
- 參與分組作業和課堂活動,培養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
課後複習和練習
- 課後立即複習筆記,加強記憶。
- 定期做練習題和考卷,驗證理解程度。
- 尋求老師或家教的協助,解決學習上的疑惑。
充實課外知識
- 閲讀相關書籍、報章雜誌和線上資源,補充課堂內容。
- 參加課外活動、演講或研討會,擴展視野。
- 參與線上課程或學習羣組,與其他學習者交流與討論。
學科策略
學科 | 提升策略 |
---|---|
語文 | 大量閲讀、寫作練習、強化語彙 |
數學 | 練習題目、理解概念、善用計算器 |
科學 | 實驗操作、實驗室報告、閲讀科學文章 |
社會 | 歷史閲讀、時事關注、參與公民活動 |
藝術 | 實際創作、鑑賞展覽、參與表演 |
個人習慣
- 保持充足睡眠,確保頭腦清醒。
- 均衡飲食,提供身體能量和營養。
- 定期運動,釋放壓力和提升專注力。
- 積極正向,相信自己有能力提升成績。
尋求支援
- 與老師和家長溝通學習進度,尋求協助。
- 加入學習小組或向同學請教。
- 考慮課外輔導或家教,加強特定學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