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剋相生論
五行乃木、火、土、金、水,乃抽象之屬性,非具體之物。五為普遍數,事物可分為五類。中醫以五行表述五臟功能及關係,非僅解剖上之臟器。同五行事物相互呼應,過度則害。


五行相生
相生指事物間有促進、資生之效。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作用平衡,促進事物發育。
五行相剋
相剋指事物間有抑制、制約之作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作用約束亢盛,維持平衡。
過盛或過弱之影響
五行過盛或過弱,則規律生剋失衡。過盛者拒剋,過弱者不能生,導致命名時需平衡五行。旺者洩之,弱者扶之。
五行關係之循環與制約
相生可視為「循環」,相剋則為「制約」。二者相輔相成,維持萬物平衡。食物鏈之循環制約,即為其例。
五行在四季與衰旺
五行在四季中盛衰不同,可用旺、相、休、囚、死表之。旺者當令,相者次旺,休者漸衰,囚者受制,死者休絕。
五行相生相剋之應用
現實中,五行相剋之「克」與人際相剋之「克」意義不同。命理中「克」為制約、約束之意。水克火,弱火遇水則滅,此為兇險;若命主忌火,則為吉利;若喜火,則為不吉。五行相生相剋之理,應用廣泛,需辨別吉凶,合理運用。
水克火:五行相剋的奧秘
五行相剋理論是道教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水克火」是最常見的相剋關係之一。
水克火的機理
根據五行相剋的原理,水能夠剋制火,主要有以下機理:
- 水的特性:水具有濕潤、滋養和向下沉降的特質,與火的熱烈、燃燒和上升特性形成對立。
- 水的抑制作用:水可以澆滅火,降低其温度,從而抑制火的蔓延。
- 水的隔離作用:水可以形成屏障,隔離火源和可燃物,防止火勢擴散。
五行相剋表
五行相剋關係可以通過以下表格進行表示:
相關係 | 元素 | 勝方 | 敗方 |
---|---|---|---|
生 | 木 | 木 | 火 |
克 | 水 | 水 | 火 |
生 | 火 | 火 | 土 |
克 | 金 | 金 | 木 |
生 | 土 | 土 | 水 |
「水克火」在生活中的應用
「水克火」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應用,例如:
- 滅火器:水是滅火器中常用的滅火劑,可以快速有效地澆滅火災。
- 水池和噴泉:建築物周圍的水池或噴泉可以作為防火措施,在火災發生時隔離火源和可燃物。
- 人工降雨:乾旱期間,人工降雨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水分,降低温度,防止火災的發生。
- 水環境保護:保持水環境的潔淨可以防止火災的蔓延,因為水可以稀釋可燃物質的濃度,降低其燃燒風險。
結論
「水克火」是五行相剋理論中的重要關係之一,表現為水對火的抑制和隔離作用。這種原理在生活中廣泛應用,幫助我們防範和撲滅火災,維護安全和環境健康。
延伸閲讀…
水克火_百度百科
水克火- 抖音百科 – 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