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運文化印章展,印蓋出海港風情
「港城印事–基隆港運文化印章展」落腳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以「印章」為媒介,邀請觀眾從紙上踏上印章之旅,深入探討基隆港的在地生活與產業,見證無名英雄的貢獻。


展覽以三子題為軸心,從「倚海而居」描繪港邊居民的日常、「港邊生活」細述碼頭職人的工作點滴,到「海上日誌」跟隨船員航向世界,透過印章圖樣訴説基隆港的多元面貌。
創作團隊傾注專業,打造獨特的「印事文化」,印章圖案從無框正立面到30度傾斜視角,呈現基隆港的特色。展場內提供大型蓋印紙,讓觀眾親自組合印章花紋,增添觀展樂趣。
展示設計巧妙融入虎仔山聚落與貨櫃元素,營造出港口發展的歷史脈絡。館方將於3月4日舉辦絹印活動,讓民眾透過手作深入瞭解展覽。
展覽資訊
- 展期:2022/12/09~2023/12/31(週一休館)
- 時間:週二~週日 9:00~17:00(15:00 後停止售票)
-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4號(基隆1915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 電話:02-24215681
- FB: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印章協力:
- 新力印章
印章圖像:
印章圖像 | 職稱/物品 | 子題 |
---|---|---|
引水人 | 引水人 | 海上日誌 |
基隆燈塔 | 基隆燈塔 | 倚海而居 |
舊式潛水頭盔 | 潛水員 | 海上日誌 |
吉古拉 | 吉古拉 | 港邊生活 |
旋轉招牌 | 理髮店 | 港邊生活 |
黑輪阿伯 | 黑輪攤販 | 港邊生活 |
海上日誌 | 基隆燈塔、海風 |
港城印事:探索香港印刷業的傳奇篇章
港城印事作為香港印刷業的代名詞,見證了這座城市從一個不起眼的漁村蜕變為國際印刷中心的光輝歷程。從 frühen 19 世紀的石版印刷到今天的數位技術,香港印刷業已歷經數個世紀的變遷,留下豐富的「港城印事」。
歷史上,香港印刷業與這個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1841 年香港開埠後,印刷業迅速發展,為蓬勃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提供支援。港城印事見證了香港從一個偏遠的前哨變成一個重要的印刷中心。
早期印刷業:石版印刷與鉛字排版
- 石版印刷:1842 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石版印刷廠。這種技術使用石板作為印刷版,允許生產高品質的圖片和地圖。
- 鉛字排版:在 19 世紀中後期,鉛字排版技術成為印刷業的主流。這種技術使用金屬鉛字鑄造活字,並組成文本。
20 世紀:快速發展與彩色印刷
- 快速印刷:20 世紀初,香港印刷業導入了快速印刷機,大幅提高了印刷速度。
- 彩色印刷:隨着彩色印刷技術的進步,香港印刷業開始生產精美的彩色印刷品。
戰後時期:復興與繁榮
- 戰後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印刷業迅速復興,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印刷中心。
- 繁榮時期: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香港印刷業進入黃金時代,生產大量書籍、雜誌和包裝材料。
現代印刷業:數位革命與創新
- 數位印刷:20 世紀末,數位印刷技術革新了印刷業。這種技術使用電腦和數位檔案直接印刷,省去了傳統的中間步驟。
- 創新材料:數位印刷技術的進步也促使了創新材料的開發,例如環保紙張和特殊效果塗層。
香港印刷業的現狀
儘管面臨數位技術的挑戰,香港印刷業仍然保持着其競爭力。香港印刷商一直積極投資於新技術和創新應用,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印刷類型 | 市佔率 |
---|---|
書籍印刷 | 30% |
雜誌印刷 | 20% |
包裝印刷 | 20% |
商業印刷 | 15% |
標籤印刷 | 10% |
結論
港城印事是香港印刷業的傳奇篇章,記載着這座城市從印刷業後起之秀到國際印刷中心的輝煌歷程。從早期的石版印刷到今天的數位技術,香港印刷業一直與時俱進,見證了香港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儘管面臨挑戰,香港印刷業仍然蓬勃發展,繼續為世界提供高品質的印刷產品。
延伸閲讀…
港城印事| 基隆港運文化印章展
港城印事-基隆港運文化印章展|The Port City – Kee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