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蝙蝠遭遇記
城市夜晚的空中,常可見蝙蝠在公園或路燈下穿梭。面對蝙蝠,我們該如何應對?
認識都市蝙蝠
常見的都市蝙蝠包括東亞家蝠、棕蝠和高頭蝠,皆非新冠病毒源頭,且台灣本土蝙蝠未檢驗出該病毒。蝙蝠以昆蟲為主食,有助控制環境害蟲,亦有「福氣」象徵。


屋內偶遇蝙蝠
當蝙蝠誤闖屋內,請嘗試關閉燈光,打開門窗。若遇緊張蝙蝠,請暫時離開,待其自行飛離。若留下排泄物,請消毒後擦拭。切勿粗魯驅趕,以免造成傷害或增加接觸風險。
驅趕蝙蝠技巧
1. 光明驅逐:蝙蝠畏懼光亮,打開所有燈光和門窗,使其受光線刺激而飛離。
2. 音波驅趕:蝙蝠對聲波敏感,以金屬器物敲擊室內物件,或使用電子聲波器驅趕。
3. 清潔環境:移除吸引蝙蝠的食物或誘因,如蚊蟲或食物殘渣。
民俗與預兆
華夏文化中,蝙蝠象徵「福」,若飛入家中,一般被認為是好兆頭,預示好運。然而,現代觀點認為蝙蝠可能攜帶病毒,若發現其築巢跡象,需保持警惕。
注意事項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與其接觸應戴手套。
- 若蝙蝠受傷或無法自行離開,請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避免直接接觸。
- 若被蝙蝠咬傷或抓傷,應立即就醫接種疫苗。
為什麼家裡會有蝙蝠?
引言
蝙蝠是一種常見的哺乳動物,儘管它們經常與黑暗和神秘聯繫在一起,但在許多地區它們卻是一種常見的家居入侵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蝙蝠出現在我們的家裡呢?本文章將深入探討影響蝙蝠入侵家庭環境的關鍵因素。
環境因素
蝙蝠需要特定的棲息條件才能繁衍生息,而家庭住宅往往可以提供這些條件:
-
温暖而黑暗的空間:閣樓和牆壁空腔經常提供温暖而黑暗的環境,非常適合蝙蝠築巢。
-
裂縫和孔洞:蝙蝠可以通過很小的縫隙進入房屋,例如窗户或門框周圍的裂縫,以及管道或電纜周圍的孔洞。
食物來源
- 昆蟲豐富:蝙蝠是食蟲動物,以蚊子、飛蛾和甲蟲等小型昆蟲為食。如果房屋周圍有大量昆蟲,這將吸引蝙蝠前來覓食。
其他因素
-
棲息地喪失:蝙蝠的自然棲息地,例如樹木和巖層,由於開發和土地利用的變化,越來越少。這迫使蝙蝠尋找替代棲息地,其中包括住宅。
-
遷移模式:在冬季,許多蝙蝠物種會尋找温暖的棲息地過冬。房屋可以成為牠們遷徙過程中一個方便且受保護的避難所。
-
社羣鄰近性:如果附近其他房屋已經被蝙蝠入侵,那麼它們更有可能會進入相鄰的住宅。
常侵襲物種
在台灣,最常入侵家中的蝙蝠物種包括:
| 物種 | 特徵 |
|—|—|—|
| 台灣長耳蝠 | 中等大小的蝙蝠;有長長的耳朵和尖尖的鼻子 |
| 琉球葉鼻蝠 | 小型蝙蝠;有寬大的葉鼻和尖鋭的門齒 |
| 大蹄蝠 | 大型蝙蝠;有棕黑色的皮毛和大的腳 |
| 小蹄蝠 | 中等大小的蝙蝠;有灰褐色的皮毛和小的腳 |
| 菊頭蝠 | 小蝙蝠;有厚厚的耳朵和菊花瓣狀的鼻葉 |
- 封堵裂縫和孔洞:用填縫劑、鋼絲絨或擴充泡沫封住任何可能的入口點。
- 修剪植被:修剪房屋周圍過長的樹木和灌木,減少昆蟲數量並阻擋蝙蝠進入房屋。
- 使用避蚤劑:在閣樓和外圍區域使用超音波避蚤劑或化學避蚤劑可以幫助驅避蝙蝠。
- 安裝蝙蝠屋:在房屋遠處建造一個蝙蝠屋可以為蝙蝠提供替代棲息地並減少它們侵入房屋。
- 移除蝙蝠:如果發現蝙蝠已經住在您的家中,請聯絡合格的野生動物管理員以安全地移除它們。
注意事項
- 避免直接處理:蝙蝠可能會攜帶狂犬病等疾病。避免直接處理或接觸。
- 確保安全移除:蝙蝠在受到威脅時可能會咬人。確保移除過程由專業人員安全執行。
- 保護生態:蝙蝠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請在進行移除之前諮詢專家並遵守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