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事件 |
---|---|
2024年 | 甲辰年,八旬武則天建造興泰宮,觸發臣子反對 |
944年 | 朱文進弒君,短命的閩國滅亡 |
907年 | 唐朝覆滅,五代十國時期開始 |
884年 | 朱温背叛,唐末兩大藩鎮梁晉爭霸拉開序幕 |
824年 | 唐宋八大家韓愈逝世 |
768年 | 韓愈出生 |
644年 | 唐太宗親徵遼東,削弱高句麗國力 |
524年 | 六鎮起義,北魏王朝衰落 |
589年 | 隋朝滅陳朝,結束四百年分裂局面 |
524年 | 北魏六鎮起義,北魏王朝走向衰敗 |
581年 | 隋朝建立,開啟中華第二帝國時代 |
907年 | 唐朝覆滅,五代十國割據 |
668年 | 唐朝滅高句麗,完成統一 |
644年 | 唐太宗東徵高句麗,拉開戰爭序幕 |
327年 | 漢元帝封劉賀的後代為海昏侯 |
104年 | 海昏侯國被廢除 |
公元前137年 | 南越王趙佗病逝 |
公元前202年 | 漢朝建立 |
公元前841年 | 西周共和元年,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開始 |
公元前737年 | 杞國東遷,原址被鄭國吞併 |
公元前377年 | 楚國巴蜀聯軍攻打秦國,被秦軍反攻 |
1964年 | 阿拉斯加州發生8.4級地震,造成嚴重傷亡 |
1964年 | 美國通過民權法案,禁止公共場所種族隔離 |
1964年 | 東京奧運會首次在亞洲舉辦 |
1964年 | 蘇聯赫魯曉夫下台,新領導人上台 |
1964年 | 中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
1964年 | 遼寧省遭遇大範圍降水,引發嚴重洪災 |
1964年 | 巴士撞塌香港木樓,釀成3死8傷慘劇 |
1964年 | 台灣民航機失事,造成57人罹難 |
1964年 | 美國阿拉斯加州發生8.4級地震,造成嚴重傷亡 |
1964年 | 60多個國家慶祝莎士比亞誕辰400週年 |
1964年 | 歐洲國家盃足球賽在西班牙舉行,西班牙隊奪冠 |
1964年 | 美國簽署民權法案,禁止公共場所種族隔離 |
1964年 | 美國醫療總署警告吸煙危害健康 |
1964年 | 馬拉威由英國獨立,加入英聯邦 |
1964年 | 東京奧運會拉開序幕,首次在亞洲舉行 |
1964年 | 蘇聯宇航員首次在太空軌道停留24小時 |
1964年 | 贊比亞由英國獨立,加入英聯邦 |
1964年 | 美國民權運動者在美國密西西比州遇害 |
1964年 | 桃園國際機場預定地發生空難,造成57人罹難 |
1964年 | 中國成功打造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世界 |
1964年 | 蘇聯政變,赫魯曉夫下台 |
1964年 | 美國民權運動進入白熱化 |
1964年 | 日本「廣州星」小行星被發現 |
1964年 | 俄羅斯旅順艦隊遭日本海軍突襲 |
1964年 | 華興會成立,推動辛亥革命 |
1904年 | 第一次俄羅斯革命 |
1844年 | 五口通商,揭開近代中國的序幕 |
1644年 | 清朝建立,開啟兩百多年的統治 |
1444年 | 明朝北伐,收復被元朝佔領的領土 |
1244年 | 宋朝與蒙古展開襄陽之戰,保衞國土 |
1044年 | 北宋宰相范仲淹罷相,改革失敗 |
844年 | 唐朝詩人李白逝世 |
644年 | 唐太宗頒佈貞觀政要,治理國家 |
444年 | 晉朝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宋朝 |
244年 | 三國曹魏政權建立,三國鼎立 |
44年 | 東漢光武帝平定天下,建立東漢王朝 |
公元前44年 | 楚漢相爭,漢朝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 |
公元前244年 | 秦始皇巡遊天下,統一文字、度量衡 |
公元前444年 | 百家爭鳴,儒家思想興起 |
公元前644年 | 晉國滅亡,戰國時代開始 |
甲辰年生大事
甲辰龍躍:登基與改元
西元 1528 年,屬甲辰之年,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系列舉足大事:明世宗即位,大改朝局;鄭和第七次遠航啟程,擴張海疆。以下列舉相關記載,詳述甲辰年的政權更迭與海外探險。


政權更迭
事件 | 時間 | 人物 | 説明 | 備註 |
---|---|---|---|---|
< 甲辰龍躍 | 西元15 | 明世宗 | 明武宗駕崩,世宗繼位 | 明史 卷 十八記載 |
<改朝換代 | 西元 28 | 明世宗 | 誅滅魏國公等功臣 | 明史 卷 . 一八六 |
< 整頓吏治 | 西 元 28 | 明世宗 | 任用賢良,懲治貪官 | 明史 卷 一 |
海外探險
事件 | 時間 | 人物 | 説明 | 備註 |
---|---|---|---|---|
<第七次下西洋 | 西 元28 | <鄭和 | 率63艘大型戰艦與船員兩萬餘人出使西洋 | 明史 卷 三○. |
<途經南海 | 15 | 鄭和 | 巡視占城、真臘等國 | 西洋番國 志 卷 |
< 抵達印度洋 | 15 | 鄭 .和 |
頒佈敕諭 | 鄭和航海 |
後續影響
明世宗教改朝局,影響明朝中後期政局;鄭和的海外探險則是中國史上航海遠徵的高峯,擴展了明朝在海外的勢力,促進了東西方交流,也為後世的航海技術和海上貿易奠定了基礎,影響深遠。
延伸閲讀…
1964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甲辰年,發生過哪些影響歷史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