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診斷或未經治療的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並發症,例如疲勞、頭痛、不寧腿綜合徵、心臟問題、妊娠並發症和兒童發育遲緩
缺鐵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並且仍然是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在馬來西亞,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6 報告中,年齡 15 歲及以下兒童的總體貧血患病率為
.6%,其中大多數病例是由於缺鐵引起的。
兒童缺鐵的最常見原因是鐵攝入不足。 由於挑食和飲食不均衡是常見問題,尤其是在幼兒中,其結果是鐵攝入量不足以滿足嬰幼兒每日 7 毫克的鐵需求量。
缺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孕期母體缺鐵。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更好的認識和為孕婦提供鐵補充劑的普遍做法,現在這種情況不太常見了。
早產兒對鐵的需求較高,鐵儲存較少,因此有缺鐵的風險。 除此之外,六個月以上的純母乳喂養為嬰兒提供的鐵質不足。 此外,六個月大後沒有足夠的補充飲食而攝入過多的配方奶也不能提供足夠的鐵。
由於肉類中缺乏易於吸收的血紅素鐵,在素食家庭中也常見缺鐵。 患有失血或吸收不良的慢性疾病的兒童也有患上這種營養缺乏症的風險。
如果不及時治療,一些進行性症狀包括面色蒼白和體力活動耐力下降。 從長遠來看,缺鐵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從而降低他們的學習、記憶和情緒。 這會阻止孩子發揮最大的學習潛力。 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在治療後,這些影響也會持續長達 10 年,因此更加強調了預防缺鐵的必要性。
當懷疑缺鐵時,可能進行的一些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外周血塗片和鐵檢查。 血紅蛋白的正常範圍因年齡和性別而異。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紅蛋白值會低於預期,紅細胞會顯得蒼白且小於正常值。 鐵和鐵蛋白水平會很低。
一些富含鐵的食物的例子包括紅肉、雞肉、魚、水果和綠葉蔬菜。 可用的兩種形式的鐵是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更容易吸收,存在於肉類、魚類和家禽中,人體攝入的血紅素鐵高達 30%。 非血紅素鐵存在於水果、蔬菜和堅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 5% 到 10% 的非血紅素鐵被人體吸收。身體。
為了幫助促進鐵的吸收,人們還可以在飲食中加入維生素 C 的來源。
一些有助於控制挑食的餵養技巧包括:
-> 每天設定一個固定的用餐時間,因為孩子們對預定的時間感到最舒服
-> 在一致的時間提供小餐和零食,讓孩子在下一餐之前有足夠的飢餓感
-> 一家人一起吃飯,樹立好榜樣
-> 盡量避免在用餐時分心,例如屏幕
-> 鼓勵獨立餵食,讓用餐時間成為一個有趣的場合
-> 通過提供少量新食物和他們通常最喜歡的食物來系統地引入新食物。
-> 避免賄賂、強迫或誘騙他們進食。 如果他們拒絕,幾天或一周後再試一次,因為他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新食物
-> 將用餐時間限制為 30 分鐘,在此時間後取出食物,並在下一個計劃的用餐時間再次提供食物
Yeap 醫生是 KPJ Sentosa KL 的兒科醫生。 通過他的文章,他旨在幫助提高公眾對與兒童健康相關的常見問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