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竹子畫】不可錯過的經典竹子畫鑑賞與繪畫教學

【竹子畫】不可錯過的經典竹子畫鑑賞與繪畫教學

竹之畫法:筆墨意趣相融

繪竹之妙趣,古諺有云:「細枝著節葉生枝,各有理意才得法。」鄭板橋詩中盛贊:「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彰顯畫竹之精湛,實乃筆墨相融,意趣相得之功。

步驟指南:

竹子畫 Play

一、竹之形態

  1. 作畫順序:先竿,後節,再發細枝,最後生葉。
  2. 竹葉畫法:仰葉 root-form,垂葉呈”介”字狀,運用「中鋒」運筆,遒勁有力。
  3. 竹竿畫法:挺拔有力,墨色由濃漸淡,節點分明。

二、從濃至淡

竹子畫

  1. 主竿以黑墨勾勒,呈圓勁之勢,繼以次竿,左右互生,穿插點綴。
  2. 竹葉濃淡有別,交疊穿插,呈傘狀分佈,聚而不亂。
  3. 淡葉強調層次,注重前後空間感,烘托畫面氛圍。

三、細節描繪

  1. 竹節以黑墨點之,位置在節之中央,弧形尖鋭。
  2. 點苔用以增添生氣,疏密有致,筆觸靈動。
  3. 儘管生活中難得一見淡竹葉,但作為畫面的裝點,能豐富層次,賦予空靈之美。

四、佈局安排

  1. 竹竿相交,錯落有致,形成視覺對比。
  2. 淡竹葉穿插其中,點綴畫面,製造景深。
  3. 題款蓋印,收尾畫幅,平衡畫面重心。

五、畫葉之難

  1. 竹葉千姿百態,畫之不易,重在神韻,得其要領。
  2. 濃淡疏密,栩栩如生,營造「氣韻生動」之效。
  3. 三筆葉呈「個」字,四筆葉呈「介」字,筆鋒遊走,氣韻貫通。

六、體現風姿

  1. 逆向斜勢,竹葉隨風飄動,傾斜一方。
  2. 硃砂入畫,增添鮮亮色彩,成為畫面亮點。
  3. 淡竹葉點綴其間,温婉雅緻,中和硃砂明麗。

七、石之烘托

歷史淵源

竹子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西漢時期,漢武帝酷愛竹子,曾命工匠製作竹器供其使用。在這個過程中,工匠們逐漸摸索出用墨筆勾勒竹子的技法。到了東漢,畫家們開始以竹子為主題進行創作,形成了最初的竹子畫。

繪畫技巧

竹子畫的繪畫技巧十分講究。畫家需運用靈活的筆法,以細膩的線條刻畫出竹子的葉脈、竹節和枝幹。構圖上,竹子畫通常採用散點透視法,營造出縱深感和空間感。

筆法 特點
卧筆 筆鋒平卧,輕鬆流暢,勾勒出竹子的柔韌
立筆 筆鋒直立,穩健有力,表現出竹子的剛直
行筆 筆鋒圓潤,連貫而富有節奏,描繪出竹子的輕盈
頓筆 筆鋒頓挫,傳達出竹子的力量感

代表畫家和流派

中國歷史上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竹子畫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元代的吳鎮和明代的徐渭。吳鎮擅長潑墨法,筆墨雄渾蒼勁,表現出竹子的茁壯與風骨。徐渭風格獨特,筆墨簡練灑脱,勾勒出竹子的優雅與飄逸。

畫家 流派 代表作
吳鎮 元四家 墨竹圖
徐渭 青藤畫派 墨竹圖
文徵明 吳門畫派 竹石圖
倪瓚 元四家 幽篁讀書圖

文化影響力

竹子畫不只是藝術品,更具有深遠的文化影響力。竹子象徵著高潔、堅韌和虛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意象。竹子畫被廣泛運用於書法、繪畫、裝飾等領域,傳遞著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和精神追求。

總結

「竹子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集繪畫技巧、美學思想和文化底藴於一身。它不僅反映了中國人對竹子的審美情趣,更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內涵。

延伸閲讀…

中國畫竹子-工筆畫竹子作品圖片欣賞【興藝堂】

Top 5000件竹子畫掛畫- 2024年2月更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