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跨境移植機制無損香港器官分配製度

跨境移植機制無損香港器官分配製度

醫藥衛生司司長盧崇茂表示,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不會影響內地和香港現有的器官分配製度,但有利於希望捐獻器官的人 實現願望並拯救他人的生命。

羅仲茂今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香港現行的器官移植分配製度沒有任何改變,而香港的機關,現在香港還在用。 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屬於二級分配。 跨境機制只有在器官捐獻後在香港沒有合適的受益人時才會觸發。 此舉旨在善用資源,完成捐贈者大愛的崇高理念,拯救另一個人。 他鼓勵全港市民繼續支持中央器官捐贈名冊。

出席活動的醫院管理局網絡服務總監唐耀鏗表示,醫院管理局上週已派員到內地視察,參觀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共享系統計算機,與當地專家交流內地移植服務的最新進展。 他指出,大陸的系統相當完備,儲存了全國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信息,只要有人捐獻器官,系統就會根據數據即時匹配。 他認為這個制度是公平公正的。

鄧耀庚表示,香港在臨床技術、系統整合、器官運送程序等方面,完全有能力完成跨境捐獻。 他呼籲大家支持跨境器官捐獻機制,給香港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更多機會。

另外,羅仲茂今天在電視節目中強調,器官捐獻關係到病人的生死,香港與內地不會停止討論建立正規器官移植互助機制。 相反,那些在網上造謠作弊、破壞器官捐獻、阻撓跨境互助機制的人,應該立即制止。

對於中央名冊從未註冊卻成功取消申請的情況,盧崇茂坦言系統有優化空間。 不過,他指出,剔除此類個案,註冊後註銷申請者僅佔名冊上超過20萬註冊的0.8%,而期間新增註冊超過5,000人。同期,,即錄得超過2000的淨增,反映了公眾對支持器官捐獻。

衛生署表示,政府正檢討中央登記系統的登記及註銷申請程序,並會顧及個人私隱等因素和身份驗證認證,並將及時更新系統和優化流程。

盧崇茂也提到香港過去只有兩顆肝000到期為未能匹配到合適的病人捐獻給附近地區,相反,大陸每年約有1, 000 個器官沒有匹配到合適的器官。 如果兩地建立器官移植常設互助機制,香港將有更大的受惠機會。

此外,基督教聯合醫院及屯門醫院的代表今日向傳媒分享器官捐獻聯絡工作的挑戰。 基督教聯合醫院器官捐獻部主任梁宇田表示,捐獻者的家屬永遠不知道受贈者的身份,因為捐獻純屬出於愛心,他們的本意是幫助別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屯門醫院器官捐獻聯絡主任張樹文,曾安排香港病人捐獻的器官,轉往外地移植。 她援引捐贈者丈夫的話說,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別人,挽救一條生命。 她相信大眾都認同愛不分國界、年齡或性別。

衛生署亦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獻,並宣布衛生署會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合作推出優化中央登記系統輔助登記功能“智便”市民可在APP新增的中央器官捐獻登記(Registration Status Check)服務中查詢自己是否登記。簽署的器官捐獻證書也應在中央登記冊上登記,以確認其捐獻器官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