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廳大院:三重區的百年盛事,見證城市蜕變與生活新章
三重區的都市景觀正迎來一場盛大的轉型,而其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都廳大院」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地產盛事。這項由茂德集團與新北市政府聯袂打造的地標建築,以其龐大的規模、完善的規劃和絕佳的區位條件,成為投資和自住者夢寐以求的標的。


都廳大院坐擁三重區先嗇宮捷運站出口旁的絕佳地理位置,不僅提供便捷的交通優勢,更是未來新北市第二行政中心的所在地。這個佔地約 1.7 萬坪的大型開發案,不僅將容納七個市府局處的進駐,更是東森集團營運總部的所在,預計創造上萬個就業機會。
除了公共建設的利多,都廳大院的住宅區規劃也十分完善。一期建案共計 8 棟,提供超過 2,291 户住宅單位。從單層 8 户的精品小户,到單層 12 户的舒適型住宅,不同類型的大小坪數皆有提供,以滿足購屋者多元化的需求。
為了營造舒適而有格調的生活環境,都廳大院在公共空間的規劃上更是費盡心思。全基地規劃約 2,500 坪的市府公園和約 1,000 坪的市民廣場,為住户提供休閒娛樂和親近自然的絕佳場域。而為了提升住户的隱私和尊榮感,全社區地下二樓規劃有「第二門廳」,仿效酒店般的設計,提升生活品質。
另外,都廳大院的外觀預計採用玻璃帷幕牆設計,營造時尚大氣的外觀。其中 1F 為公眾大廳,2F 規劃幼兒園,3F 為衞生所,4F 為會議室,5F 則設置郵局和銀行等便民設施。
對於住户來説,社區內的各種生活機能十分齊全。除了上述的公共建設,7~24F 的辦公空間將進駐文化局、交通局等多個市府局處,帶來無限的便利與商機。此外,25F、26F 規劃為城市願景館以及市政會議廳,豐富住户的休閒和文化生活。
都廳大院不僅擁有多項利多,其所處的捷運先嗇宮站一帶更是三重區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隨著新北科技園區的概念落實,以及周邊工業區的轉型升級,這一片區將迎來人口紅利以及經濟成長的曙光。
在交通方面,都廳大院位於三重九橋樞紐的中心,可便捷轉乘多條橋樑通往台北市中心、板橋、甚至淡水等地,交通四通八達。
整體而言,都廳大院的誕生象徵了三重區的新生與蜕變。這座百年罕見的地產鉅作,以其絕佳的位置、完善的配套、以及高尚的生活品質,成為眾多購屋者和投資者的首選之地。這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整個城市未來發展的縮影,預計將成為三重區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 特色 | || 條件 | |
| ———– | ———– | ———- | ———– |
| 位置 | | 中和新蘆線先嗇宮站出口,九橋樞紐中心 | | 區位條件絕佳、交通便捷 |
| 公共建設 | | 新北第二行政中心、市府公園、市民廣場 | | 豐富生活機能、完善公共建設 | |
| 住宅規劃 | | 一期建案 8 棟,户數約 2,291 户,坪數 15~45 坪不等 | | 多元房型選擇,滿足不同需求 |
| 生活機能 | | 社區內設有幼兒園、衞生所、郵局、銀行等 | | 便捷日常生活所需 |
| 外觀設計 | | 玻璃帷幕牆 | | 時尚大氣、氣質非凡 | |
| 公共設施 | | 空中花園、交誼廳、閲覽室、健身房、親子遊戲區等 | | 生活便利、品質提升 |
| 交通利多 | | 捷運先嗇宮站出口、九橋樞紐中心 | | 通勤便捷、節省時間 |
| 發展潛力 | | 新北第二行政中心、新北科技園區 | | 未來發展性高、增值空間大 |
都廳大院缺點
都廳大院以其壯觀的建築和便利的交通著稱,但在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下,也存在一些缺點。這些缺點可能會影響居住體驗和投資價值。本文將探討都廳大院的缺點,並提供一些潛在的解決方案。
交通擁堵
由於都廳大院位於新宿副都心,是一個交通樞紐,因此經常發生嚴重的交通擁堵。主要道路,例如甲州街道和山手通,經常塞車,尤其是在上下班時段。交通擁堵會造成延誤、壓力,並降低生活品質。
缺乏綠地
與其他東京市中心地區相比,都廳大院缺乏綠地和公園。周圍環境主要由商業建築、住宅和交通基礎設施組成。缺乏綠地可能會限制户外休閒和運動的機會。
噪音問題
由於交通擁堵和大量建築,都廳大院可能是一個噪音問題。車輛噪音、建築工地和人羣會對居民造成幹擾,尤其是那些住在較低樓層的人。
人口密度高
都廳大院是一個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人口稠密。高層建築和公寓數量眾多,造成擁擠和競爭激烈的環境。這可能會影響隱私、空間和生活品質。
生活成本高
作為東京市中心的一個頂級住宅區,都廳大院的生活成本很高。房價、租金和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遠高於城市的平均水平。這可能會對預算有限的人構成挑戰。
缺乏便利設施
儘管交通便利,但都廳大院內缺乏某些便利設施。雜貨店、銀行和郵局等日常便利設施數量有限,這使得一些居民必須前往新宿或附近的區域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延伸閲讀…
三重都廳大院2 已購心得分享
[請益] 都廳大院2真的不二價嗎? – home-sale板
表格總結
缺點 | 潛在解決方案 |
---|---|
交通擁堵 | 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在非高峯時段出行 |
缺乏綠地 | 利用附近的公園或尋找帶有綠地的住宅 |
噪音問題 | 安裝隔音窗或使用耳塞 |
人口密度高 | 尋找較高樓層的單位或公寓 |
生活成本高 | 制定預算並探索負擔得起的住房選擇 |
缺乏便利設施 | 探索周圍區域或利用線上購物和配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