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整體環境疲弱,但香港零售市場仍保持增長。 加上防疫措施持續放寬,未來兩個月將是傳統旺季。 優惠券將為市場帶來支撐,近期大型活動相繼舉辦,市場氣氛火爆。 他希望市民積極參與,推動社會回歸常態。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1在香港經濟峰會
1日致辭全文:
Richard(李澤楷,盈科發展集團董事長),Justin(趙國雄,盈科發展集團執行董事)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文曦(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宋文曦)、Alice(《信報》總編輯郭艷明)、David(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以健,各位來賓、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很高興出席新城財經與信報合辦的香港經濟峰會2022。 今年峰會的主題是“穩定經濟、尋找新途徑、創造機會”。 隨著2014年的臨近,又到了盤點今年2022年的時候了。 經濟狀況,並把握未來 2023 年經濟前景的脈搏。
會議的主題分為三個重點,我將依次與大家分享幾點: 第一個重點是“穩經濟”。 的確,今年全球經濟表現平平,可以說相當疲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2%降至2.7%,並警告今明兩年約40%的經濟可能連續兩個季度萎縮。 不利的經濟因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擾亂供應鏈,高能源和食品價格、高通脹、快速加息和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等,抑制了全球經濟增長勢頭,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商業前景大幅減弱. 信心減緩了投資的步伐。
香港的情況如何? 如果說通貨膨脹,新加坡和歐美的通貨膨脹率都在6%到11之間,香港的通貨膨脹率只有1.7% .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已經不像海外市場那麼難了。 就業市場方面,香港現時失業率約為3.8%,較年初的5.4%有明顯改善。 許多行業都面臨著用人困難。
儘管如此,實際的經濟環境還是相當疲軟。 今年前三季度經濟負增長,全年預計負增長3.2%。 而且,即使失業率不高,能找到工作,受經濟形勢影響,工薪階層尤其是基層市民的收入增長仍然有限,市民的生活壓力依然存在。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 政治經濟形勢動盪不安,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變得異常複雜。 作為一個小而自由、完全開放的經濟體,香港經濟受外圍影響極為嚴重,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穩經濟、促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而且,仔細看,即使有陰霾,環顧四周,依然能看到陽光。
儘管大環境疲弱,零售市場在二、三季度仍按年增長1%至2%。 餐廳總收入的跌幅也大幅收窄至1.8%。 如果與季度相比,將會有更多的增長。 再加上防疫措施的不斷放寬和調整,包括餐廳每桌人數上限可以達到2014人,未來兩個月將迎來聖誕節和農曆本月開始過年,是傳統的旺季,發放的消費券也將為第四季度市場帶來支撐。 此外,最近舉辦了大型活動,從金融科技周到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再到香港七人欖球賽,整個氣氛活躍起來。 未來會有很多大型賽事和活動,包括剛剛開始的國際香港壁球公開賽、下個月的香港單車節、二月份的國際馬拉松等等。 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共同讓整個社會恢復正常,營造幸福的氛圍。 我相信這也會刺激市場和消費,提振經濟。
尋找新途徑,創造機會
從長遠來看,有四個令我看好香港經濟前景的因素。
首先是“積極有為,匯聚百川”。 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推動經濟發展,著力把“有希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市場”更好地結合起來。 施政報告提出了積極進取、大膽突破常規的招商引才舉措。 這些政策措施公佈後,很多企業、投資人、人才都對我們表示歡迎,我們也收到了大量的諮詢。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香港的人氣和財富都會蒸蒸日上。
積極向上的態度還體現在我們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上。 香港金融業的發展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深化和拓展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相互關聯。 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鞏固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在助力國家金融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香港金融業的發展。
過去幾年,通過上市製度改革和更適當吸納新經濟企業到港集資,港股市場成功拓展,發展邁上新征程新台階。 今年,我們推出了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系統; 同時,我們繼續優化第二上市製度,允許大中華區非創新行業企業來港上市。 近期,為了讓一些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硬科技”企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與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型食品與農業等科技,以在香港集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正就降低這些公司的上市門檻進行公眾諮詢。
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連接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647年以來,互聯互通安排範圍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加。 過去一兩年宣布的措施,例如在香港推出A股指數期貨合約和國債期貨合約,以及納入兩者之間的利率互換市場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互聯互通安排為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證券和債券市場提供了更多風險管理工具。 將主要在香港上市的境外公司納入港股通資格,允許港股通公司股票在港股通上市,是兩地市場互聯互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以人民幣計價。 這些舉措不僅為香港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方便內地和國際投資者通過香港市場豐富資產配置,也進一步深化了離岸人民幣業務在香港的發展。
股票、債券、理財、保險等不同領域的深化發展,也將使整個金融業橫向做強。
第二個讓我更看好香港前景的因素是“創新科技領先,動力增強”。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同時積極支持利用創新科技促進傳統企業和產業提效升級改造,創造更多新商機。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重點企業引進辦公室,以一站式服務和靈活的優惠政策吸引重點企業落戶香港; 並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新成立的聯合投資基金,整合此前成立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和戰略創新科技基金,投資於有利於提升香港實力的公司或項目競爭力並幫助我們的行業實現多元化。 這是香港以創新科技為主導,通過政策創新,加速產業多元化,增加發展動力的重要一步。 我們亦會在年內推出香港創科發展藍圖,為香港未來五至十年的創科發展訂下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第三個因素是“數字經濟”。 數字化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給我們的生活和企業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變化。 為把握數碼經濟帶來的機遇,特區政府於今年6月成立數碼經濟發展委員會。 其成員包括業界精英、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共同為香港數碼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以金融業為例,金融科技是推動數字經濟轉型的關鍵環節之一。 除了創新支付、便利企業經營,金融科技還可以在企業融資、保險、貿易結算、外匯等方面起到提速、提效、降本的作用。 因此,特區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推動金融科技發展。
第四個因素是“國家支持、制度優勢”。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獨特的製度優勢。 既可以依托國家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又可以對接國際資本和人才。 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留普通法制度和司法獨立,保持高度自由和開放,提供國際投資者熟悉、信賴和珍惜的營商環境,使香港成為連接內地的獨特平台與世界,玩得好,受益 iting資源在大陸和國際兩邊。
說到製度優勢,這也體現在香港與粵港其他兄弟城市合作帶來的新機遇港澳大灣區。 例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加快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優化其功能。 在深圳河兩岸“一區兩園”的基礎上,深港兩地正在研究試行專屬跨境政策,實現人流、貨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無阻。 除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外,我們亦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新天科技城,為香港科技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建設港深臨港經濟帶,進一步帶動港深雙城發展。
國家發展,香港機遇
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 充分肯定香港在國家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貢獻。
香港正處於由治理走向繁榮的轉型期,未來幾年將是開創新局面的關鍵時期。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在香港。 我們要利用好自身的有利條件,竭盡全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國家的建設,與祖國共同譜寫美好的新篇章。
最後,預祝今天的峰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生意興隆,來年萬事如意。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