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經季節性調整的標準普爾全球馬來西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在 50.4 在6 月,高於 5 月的 50.1,這表明製造業的改善略有增強,但仍然溫和。
馬來西亞製造業的整體經營狀況在中途2022以略快的速度改善,生產水平在連續五個月下降後首次穩定,而新訂單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首席商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表示,馬來西亞的製造商報告第二季度結束時穩定但並不引人注目,突顯出與經濟復甦相比,經濟復甦失去了一些動力。本季度初。
“公司報告出口銷售疲軟,並且對生活成本上升的擔憂日益加劇,尤其是在長期能源和燃料價格上漲。
“投入成本和平均售價再次大幅上漲,表明通脹壓力繼續增加,”他在今天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
他還表示,雖然有一些供應限制出現明顯緩解跡象的好消息,這應有助於緩解一些工業價格壓力,但全球能源和食品供應已成為越來越令人擔憂的來源。
與此同時,根據最新的 PMI 數據,東盟製造業在 6 月份的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產出和新訂單增長較上一調查期加快。 然而,製造企業也報告稱購買活動和就業再次出現收縮。
6 月份的總體採購經理人指數 52.0,略低於52.3 5 月,表明東盟製造業的健康狀況總體穩健改善。
與此同時,東盟製造業的增長放緩連續第二個月,在當前九個月的擴張序列中排名第二。
東盟七個國家中有六個在 6 月表示增長,新加坡位居第七一個月運行。 此外,改善率(59.3)明顯並加速到新的系列高點。
評論東盟製造業PMI數據, 經濟學家 Maryam Baluch 表示,最新的 PMI 數據表明東盟製造業的增長勢頭進一步喪失。
6 月份的員工人數、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持有量。
“在 6 月份受監測的七個國家中,有四個國家的增長放緩,而緬甸則出現下降。 通脹飆升、原材料短缺和能源價格上漲以某種方式影響了每個地區,”她在另一份聲明中說。
她補充說,儘管如此,整個東盟的情緒都是積極的製造部門與小組成員希望在未來 12 幾個月內產出將擴大。– Bern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