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積極興地蓋房,擴充交通基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致力實現低碳轉型. 優質的生活和環境,同時提升香港的發展動力,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他表示政府會在未來數年逐步落實發展藍圖,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及填海交椅洲、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拓展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 加之粵港澳大灣區的巨大蓬勃發展,將為工程類專業帶來巨大機遇。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工程師週開幕典禮上的講話全文898 3月3日:
Aaron(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CK(韓志強,香港秘書長)工程師學會)、王偉明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長)、郭偉(工程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博士) ), Ricky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振傑), 各位來賓及業界朋友、工程師及我們未來的工程師:
大家好。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香港工程師週開幕式。 當社會全速恢復正常,迎來新的開始,進入新的里程,香港工程師學會舉辦香港工程師週,推廣工程專業,以及香港的工程成就和機遇社會和公眾。 未來十年,香港將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 連同其他有益於社會和民生的項目,政府每年的支出將超過10億。 如果考慮到私人市場的支出,每年將達到 3, 000 億。 投身工程行業的年輕人前途一片光明。 衷心祝愿今天的開幕式和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也祝賀參加“未來城市,共創”大賽的同學們。 通過參與本次比賽,同學們體驗、策劃、與團隊夥伴合作,發揮想像力,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更宜居。 相信通過這次比賽,大家對工程學科及相關應用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但這場比賽僅僅是個開始。 相信隨著以後學習和經驗的積累,你們一定會成為優秀的工程師。
今天香港的綜合城市和基建,從公路、鐵路到碼頭,從排水工程、電力設施到通訊網絡,無不依賴不同的專業人士。團隊共同努力完成它,尤其是工程師。 其實,工程師的職業範圍很廣,涵蓋了很多不同的領域。 除了大家熟悉的土木工程和電子工程,還包括環境、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等不同領域。 可以說,工程師與我們的生活和城市發展息息相關。
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積極興建土地房屋,擴充交通基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努力實現低碳轉型。 目的是為市民創造越來越優質的生活和環境,同時增強香港的發展動力,使香港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未來數年,我們會逐步落實發展藍圖,包括北部都會區發展及交椅洲填海、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培育新產業及綠色產業等。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相信這些都會給我們的工程專業帶來巨大的機遇。
機會來了,一定要把握好。 最近在不同場合,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香港的人手短缺問題,工程界也不例外。 以建築行業為例。 根據建造業議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從今年開始的未來五年內,工程師將出現短缺。 特區政府明白人才短缺對發展的製約,因此正通過不同渠道吸引人才,並會在確保本地工人就業和收入的前提下,為個別行業輸入勞工。 當然,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積極培養本地人才,豐富我們的人才儲備。 期待工程師學會繼續為培育業界人才作出貢獻。
另一方面,工程界必須不斷擁抱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 新技術的出現,正在不斷帶動不同行業發生質變,工程專業也不例外。 以建築工程為例,近年來廣泛興起的BIM(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和MiC(裝配與組合)已成為建築行業的主流,正在推動更高效、更經濟、更俱生產力的工程建設。 在財政預算案中,我們宣布研究成立一所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 該中心將進行創新材料、工法、技術等的研發,以及製定標準、提供檢測、頒發認證等,旨在引領建築行業不斷創新,實現更高級工程。
事實上,樂於擁抱創新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商機。 世界各地都在積極向綠色轉型。 我知道一些香港本土的初創企業,憑藉全新的環境工程和技術解決方案,獲得了海外主權基金的投資,成功開拓了國際市場。 未來,特區政府會大力推動綠色科技產業的發展,相信香港工程師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各位來賓、朋友們,香港的工程師們一直以卓越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和廣闊的國際視野,支持著香港這個城市的發展。 繁榮。 展望未來,隨著國家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及香港與大灣區經濟深度融合,香港工程專業將處處充滿機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後,再次祝賀香港工程師週取得圓滿成功。 每個人都健康繁榮。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