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世界銀行:大馬最好與美國和中國簽訂貿易協定

世界銀行:大馬最好與美國和中國簽訂貿易協定

吉隆坡:馬來西亞最好與中國和美國(美國)簽訂貿易協定,而不是被排除在任何協議之外或成為獨家貿易的一部分bloc,世界銀行集團表示。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 Aaditya Mattoo 表示,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以較慢的速度增長,而中國預計今年以 5.1% 的更快速度增長,高於去年的 3%,後者的增長抵消了美國增長放緩的負面影響。

“對一些人來說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拉開距離(美中貿易戰)可能會有好處。 例如,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向美國市場出口更多的鞋子來進入中國市場。 它從中國進口更多,向美國出口更多,”他今天在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經濟更新 4 月 2023 報告網絡研討會上說。

Mattoo 表示,中美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緊張局勢正在將貿易轉向第三國。

世界銀行集團報告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RCEP)貿易協定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加深了該地區與中國的一體化,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旨在但未能實現與美國的一體化,擬議的印太經濟框架正在

Mattoo 表示,實證分析表明,RCEP 和 CPTPP 加在一起可以抵消美中貿易戰造成的全球損失,但不能單獨抵消中國和美國的損失,由於它們之間的經濟距離越來越大,有可能成為“輻條”。

他說經濟更新還指出,在美國和中國實施貿易之後相互限制,兩國對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一些東亞和太平洋經濟體的出口增加。

“但是,存在四個問題。 首先,不確定的政治而不是可靠的經濟和可預測的貿易路線現在正在保持貿易模式,這導致政策環境不太確定,而這種不確定性實際上會抑制投資。 其次,從基於規則的貿易轉向更具政治動機的貿易對長期增長和投資不利。

“另一個問題將是不同的標準,例如數據治理、這可能會導致市場分割,因此第三國在一體化全球市場中利用規模經濟的範圍受到限制。

“最後,出口限制不僅針對雙邊貿易,而且針對例如,半導體最終將被出售,或者包含來自一個國家的半導體的產品最終將被出售,或者輸入和當前產品的最終來源將被進口,”他補充說。

Mattoo 強調,這些類型的限制可能會嚴重擾亂貿易,特別是在一個與全球價值鏈深度融合的地區,同時也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地區,包括與美國和中國的貿易。

他還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給第三國帶來了挑戰,包括退出全球化或我們認為該地區最重要貿易夥伴觸及的貿易分歧或緊張局勢。

“最好的回應是改革自己的貿易政策,以降低自己的貿易成本。 這樣做更好,這些國家的福利和發展可能比他們試圖報復或模仿這些其他國家的政策更高。

“這不僅僅是關於你自己做什麼。 這是你可以與其他國家合作做的事情,”他說。

Mattoo 說,各國最好不要只加入美國或中國。

“以 CPTPP 為例,我認為該地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與美國建立類似的更深層次的關係,總的來說,最好是通過多邊體系的複興與全世界建立類似的關係。

“但在此之前,各國最好的政策是既在國內保持良好的政策,又對貿易合作持開放態度,”他補充道。

— 馬新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