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字是不是吉利,很多人想到6和8,6代表順,8代表發;但這只是意義上一種説法而已。易學角度,並非每個人是6、8吉利數字。關於數字學,西方占卜我們中國周易是殊途歸。西方數字分奇偶,我們數字分陰陽。
1、“五行”是關乎呈現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而《尚書》提到“五行”則具有象徵意義:“行”。
“行”所指稱是一種“運行”,是依循着本身之為呈現固有一種規則而持續運動,是一種作為。因此鯀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規律作為,天命降於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治水,水性基本上流,阻流治,破壞水性,了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導致人怨,是夏啓伐有扈氏,認為所行討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攻於左,汝恭命。右攻於右,汝恭命……”顯然,“五行”意味着物質運動;意味着萬物宗。以上古人所云,表達一種思想:“五行”而行,如有扈氏鯀,為天命所棄;遇事依循,因事而治,會盲目胡為要來。
2、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來源和解釋,這是一個五行次第,是一個宇宙生成變化次序。給出這個是《尚書洪範》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同時這古人河圖描述是有符合,這裏1到5可以説是河圖基數,加5變化而十成。數變而五行不變,那什麼變了,狀態變了。
3、萬物一開始,一分二,畫“——”和“--”,即陰陽兩儀,陰陽是,陰陽能解釋世界萬事萬物了。如陰陽對應季節夏、冬。陰陽兩儀分四象,即太陽,少陽,太陰,陰,應1、3、2、4、陽單,雙。太陽,少陽對應1、3、太陰,應2、4。太陽1、少陽3、太陰2、4、同時是1234數順序由來,古人發明瞭1234四個數了。太陽對應太陽,太陰應月亮。太陽陽純剛氣,月亮陰純柔之氣。少陽木,太陽火,金,太陰水,應四季木春,火夏,秋金,冬水。夏陽氣明,故太陽夏火,木春少陽。陽極而陰,陰極而陽,這個應該看得懂,現實中有很多例子證明。1陽氣始,2陰氣始,故剛才太陽1、太陰2、是錯誤要修正,故太陽轉為陰之始2、相應火2、太陰轉為陽始1、相應水1、古人想到這裏了不起了,故水1、火2、木3、金4。順生逆克,這個定理不知是誰提出來,但我們現實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證明。古人取得如此成就秘訣舉一反三,人類觀察仔細,現今有幾人瞭解自己、瞭解?生活大都市裏,迷失大都市裏,認為自己是城市一部分,認為生來如此。中醫裏,氣順則百病,氣逆百病生,順生逆克。中醫辨五行,辯五氣。五行五氣,推理五行辨識五氣流動軌跡。土應5、由此數發展五個,12345。
4、五行陰陽,注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可陰陽,可陰陽,故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十個,數代表是1234567890、這只是其順序數,即數,沒有氣相聯繫。這裏五行陰陽,是中國人特有思維。12345是內涵,故區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代表(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十氣,故十干十氣,中國了那麼多年干支紀年,你不要説現你曉得十干十氣,由此五氣發展十氣,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戊陽土,己陰土,什麼戊陽土,己陰土?因為土中間。12345陽,67890陰,12345生數,67890成數,有生數,才有成數,這句話應該看得懂吧,意思是説67890是12345變來。12345應水火木金土,67890應水火木金土,12345陽,67890陰,故甲陽木3、乙陰木8、丙陽火2、丁陰火7、庚陽金4、辛陰金9、壬陽水1、癸陰水6、戊陽土5、己陰土0、現在朋友們應該什麼會有十個數了吧。
五行周遊四季,所以四季之中,木,火,土,金,水無時有,然而於四季變遷,寒暖燥晝夜長短,所以五行受變化而變化,旺者而衰,衰者衰而,循環,於五行生剋制化關係,所以同一時期,箇中五行衰完全,而且只有一行是,而有一行是衰。
春(立春後)木,因為春木當令,土衰,因為土被當令旺木克。
夏(立夏後)火,因為夏火當令,金衰,因為金當令所克。
秋(立秋後)金,因為秋金當令,木衰,因為木被當令旺金克。
冬(立冬後)水,因為冬水當令,火衰,因為火當令旺水克。
五行12月中當令是一個十分概念,所謂當令時令意思,説五行當中任意一行某個時間範圍內活動力處於階段,某一行處階段時,我們叫他行令,叫當令。所謂令不僅指他權勢,而且勢力,他“任職”期內有“生殺大權”於此才有了五行,衰,相,休,囚,死。五行金,木,水,火,土中任意一行當令節氣不開:
周易五行與數字關係,3、8木,2、7火,5、0土,4、9金,1、6水原則。凡漢字含有各五行部首、偏旁、字義,其五行性質其筆畫數確定:尾數3、8畫字五行屬木,2、7畫字五行屬火,5、0畫字五行屬土,4、9畫字五行屬金,1、6畫字五行屬水。如文字四劃,文五行金。如萬字四劃,五行屬金。餘可依此類推。
名字筆劃數上,提醒朋友們注意:
,周易五行筆劃數同現在詞典筆畫數算法,它要求逢折算劃,如上述萬字是四劃。
其次,名字筆劃算法應乾隆字典筆畫來計算,在下面會詳細介紹。
提醒朋友們注意:起名或改名時,遵守原則是文字五行部首、偏旁、字義所屬五行優於文字筆畫五行。起名時名字五行符合四柱八字喜用神即為名字,再為其進行所謂數理、五格吉凶推斷。即名字五行優先於其他所謂數理、五格起名方法。
因為中國文字產生根源本於造化之法,是一種符號信息,其一點一劃,不能忽視,它筆劃數應乾隆字典筆畫計算。以下是姓名學筆畫計算一些規定:
,朋友們要知道漢字數字對應筆劃:
其次,提醒朋友們某些部首筆劃數:
扌(手),提手旁,手字計,四畫。
忄(心),豎心旁,心字計,四畫。
氵(水),三點旁,水字計,四畫。
取名,起名什麼康熙字典有關係呢?康熙字典普通現代字典有什麼呢?小編調查發現,康熙字典裏面有很多過去字,現代詞典裏有了,或者寫法,可是取名時候生僻字不是呢。其實,康熙字典之所以適合用來取名,並不是因為生僻字多,而是因為康熙字典能查看每個漢字五行屬性!大家知道,父母幫我們起名時候是要結合生辰八字,五行屬相。所以康熙字典這個功能十分適合我們起名字時候了。
康熙字典取名,起名技巧:
一,我們要知道需要取名寶寶生辰八字,分析八字後,看八字五行喜用神是什麼,起名時要用相應屬性漢字去補,從而達到五行中和。所以我們五行來選字。比如,寶寶五行缺木,可以藝、芳、含屬木字來起名,可以直接帶木字旁字。其實,漢字是字義,音律,數理五行這三個方面判斷漢字五行。所以,其實大部分漢字五行還是能偏旁部首能判斷出來。
二,姓名學裏面數理取名,筆畫八十一,可以知道寶寶名字多少筆劃字適合,這樣大大縮小了選字範圍。81靈動可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八十一,並觀察其五行相生相剋關係。總格24、25、29、31、32、33、35(這樣筆畫數格局,但人生多波瀾重疊)37、39、41、45、47、48(這樣筆畫數是格局,有這樣筆畫數人,大都能克服困難,開創格局。)??
三,選好要用字後,還要所選字筆劃相加。算出三才五格:?五格是姓名筆畫中算得,五格筆畫可算出相應五行,接着瞭解五格及五行間相生相剋吉凶關係,取名字時,於五行是否協調,再者才是筆畫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間組合並系。取名字時可參考康熙字典字義和筆畫,因為有些字偏旁部首來算,才能得到筆畫。
四,音韻押韻,:名字動聽,記住,不佳名字會形成幹擾,藝術家或作家會另外取一個名字或另取字號,如:張大千(原名張員)。名字不僅會令人印象,自己能認同。?
五,注意儘量不要生僻字,名字中出現字,出現錯讀、錯寫現象,歪曲了名字本身含義;而且很多場合,會帶來不必要麻煩,比如電腦輸入、銀行開户。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
3.對方反饋,優先考慮第一事業,婚姻、子女、父母要求綜合確定命局神、忌神。
二、屬相,確定喜用和忌諱偏旁
1、宜有”艹”字,大吉,一生享福祿,增榮;
2、有”蟲”字、”魚”字,智勇雙全,;。
一個人姓代表人先天基因,人父母情況,與父母關係,人少年情況。
第二個字姓氏配合才能得到長輩提攜。同時第二個字代表人中年,工作關係和婚姻關係。所以第二字五行取捨。
第三個字代表人晚年,藴涵晚輩發展信息,應該選取子女五行,這樣後確定第三個字五行。
五格剖象取名方法它是一種目前流行方法,取名實踐中可以參考,因為它既然流有它流行道理,而且數理誘導,程度上於命局行運具有作用。但它只是可以參考使用,不是取名主流方法。
一個姓名卦,其卦象寓意可以看出命主一生命運趨勢,所以能夠通過取名而使有一個卦象寓意,命主影響具有十分意義。
很多經起名,懷疑什麼是8畫字,起名師説成12畫,這起名中所用字筆畫,那麼字筆畫出自哪裏呢?這今天北京經學院起名老師要大家談論話題。字出自康熙字典,那麼康熙字典起名原則和方法是什麼?下面我們詳説一下。
專業起名老師會康熙字典字筆畫取名,而且取名時,要遵循五格筆畫計算,有些筆畫字,要方法計算筆畫,原則如下:
表示 10內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筆畫“1畫、2畫、3畫、4畫、5畫、6畫、7畫、8畫、9畫、10畫”計算,即以其表示意義計算。
比如文字:百、千、萬字每個字筆畫計算,那“百”字是六畫,“千”字是三畫,而“萬”筆畫是十五畫。
有些字部首,要原形文字筆畫計算,如:艹是 “草”部,是 6 畫 ,”艾”是 8 畫, 月部原形”肉”是 6 畫 ,如”服”是 10 畫, “衣”部是 6 畫 ,如”袒”是11 畫,部首偏旁:
忄(心),豎心旁,心字計,四畫。
氵(水),三點旁,水字計,四畫。
犭(犬),犬字旁,犬字計,四畫。
礻(示),半禮旁,示字計,五畫。
王(玉),斜玉旁,玉字計,五畫。
艹(草),草字頭,草字計,六畫。
衤(衣),衣字旁,衣字計,六畫。
月(肉),肉字旁,肉字計,六畫。
辶(走),走馬旁,走字計,七畫。
阝(邑),右耳旁,邑字計,七畫。
延伸閱讀…
扌(手),提手旁,手字計,四畫。
阝(卓),左耳旁,卓字計,八畫。
附註:文字部首準,如歸類以上部首,那麼很多人會簡筆筆畫計算。如 “酒”屬酉部而非水部,10畫計,而非11畫。
下面是康熙字典起名字常用字大全,大家可以參考(是字筆畫,出自康熙字典)
三,口,下,上,萬,個,丸,,乞,,於,亡,,刃,千,丈,,土,士,夕,,女,子,寸,,山,川,工,己,巳,巾,幹,兀,,及,弓,廣;
化,仍,仇,付,仁,引,收,切,,,幻,孔,刈,醜,,中,井,王,予,氏,戈,卬,匝,亓,丏,卅,冇,市,夭,天,夫,夬,吊,雲,丹,,支,瓦,,亢,介,允,元,冉,內,今,公,分,父,兮,爻,,匹,午,牛,升,卞,卡;
友,及,反,壬,,犬,仄,,,尹,屯,巴,吊,心,户,尺,手,支,文,鬥,斤,方,無,日,曰,月,木,欠,止,毛,氏,氣,水,火,爪,片,牙,勻,匝;
麼,主,生,市,丘,仝,且,戊,世,民,尼,皿,目,,甩,回,巨,叵,玉,,田,匹,厄,旦,,甲,申,司,疋,丕,丙,石,,右,左,仔,仡,仫,伋,仞,付,仟,仡,仕,仙,他,代,仗,行,北,冮,弘,奴,,加,功,幼,印,卯,冊,刊,外,扎,札,令,兄,充,冬,出,包,佔,可,句,葉,史,,台,召,央,卡,布,平,弗,弁,,母,永,玄,去,瓜,瓦,甘,處,,皮,矛,玍,矢,氐,匆,示,本,,末,禾,半,孕,乍,立,牙,失,戔,乎,穴,宄,冗,,卉,斥;
,光,,出,草,竹,菽,伊,價,攸,伉,伎,休,仰,伍,伐,佤,仵,件,任,仲,伏,份,夥,,伃,行,勁,劃,刑,列,刓,,勁,機,刓,弛,地,圯,圩,圪,屹,屾,吐,吆,吸,她,妁,,奼,如,妃,冰,決,衝,次,汁,氿,汈,泛,氾,汀,渠,扒,打,扔,收,燈,羽,樸,朽,牝,禮,帆,兆,此,宇,安,字,守,宅,吏,圭,灰,牟,並,百,西,米,系,羊,,考,耳,肉,旭,旨,旬,乒,乓,曳,曲,有,朱,朵,死,求,,,臼,舟,艮,色,多,蟲,血,丟,汞,夷,戎,戌,式,州,式,吉,各,名,舌,呂,合,後,危,,兇,光,,,,,牟,肯,企,,圭,,朵,丞,,寺,考,灰,存,夷,聿,艮,亙,世,寺,充,交,衣,成,亥,旮,旯,卍,卐,凸,,兇,而,,,匈,莊,匡,匠,臣,,夙,回,,囝,囤,圈;
佔,告,呑,含,谷,言,否,君,,吾,杏,呆,吳,,呈,邑,呂,吟,吹,位,佑,佚,何,但,估,佐,作,伺,伸,住,,佟,佃,伯,伴,佛,體,伶,佇,佞,做,役,冶,,況,汕,池,江,汗,汛,汝,汐,泛,汽,汜,污,初,判,別,利,刪,劫,助,劭,努,坑,圻,,坊,坂,坯,坐,壯,形,役,玎,即,町;
礽,私,忖,忙,擀,託,扦,扛,所,攸,改,攻,私,杆,材,杉,村,杖,杜,杞,柂,李,束,狂,妝,牡,妓,妤,,妍,妘,妊,妖,妗,姊,妞,姒,妨,妄,彤,紙,卵,形,灼,狄,牣,孜,它,完,災,宋,宏,,,,歧,岑,岜,岕,岱,岔,沓,忘,志,忍,忌,忐,忑,,炙,灸,秀,禿,勺,見,長,邑,,豆,貝,赤,,辛,孝,巫,希,廷,弄,弟,身,我,成,戒,酉,坐,裏,求,甸,餘,局,尾,串,車,皂,每,孛,孚,學,步,矣,兵,矣,束,些,佘,亨,克,含,杏,兑,羌,免,兔,甬,角,布,肓,肖,坙,男,,夾,辰,旱,,尾,座,牀,序,匣,囱,甸,回,國;
兒,夭,於,長,東,迫,竺,艾,宜,官,宓,定,宕,宗,宙,穹,空,宛,,侑,,侶,佼,佯,侏,使,侃,佶,供,侘,侍,佰,使,侈,佻,佩,侗,例,往,徵,徂,彼,協,,忺,和,杭,枝,杵,松,析,杻,椏,杼,枕,杷,杯,枉,枚,杪,板,林,抖,扮,扳,拒,掬,抒,扼,找,投,抏,技,折,扭,抗,扶,抓,抑,批,,拋,祉,祈,祀,社,忱,恟,忪,,忻,恤,刻,刷,剎,刺,制,到,剁,劾,劼,計,呢,呵,啊,味,坤,坷,坫,坍,圳,坦,坨,坡,坻,坼,坭,坪,矸,玖,玕,玘,妏,姑,妶,,姓,姐,妹,姁,妒,妮,妲,姍,妻,委,嶽,岱,岢,岍,岫,岹,峂,岞,帖,帕,弦;
弩,狄,炕,炊,炔,炬,炒,炘,炆,炎,炙,昔,昏,沓,杳,旻,炅,昆,,昻,昌,昱,昇,昃,昊,冒,,,昀,昕,欣,歧,岷,武,汽,沿,海,汲,沌,冽,汫,汧,沙,汨,汭,汰,沄,沅,汶,沛,沈,沐,沉,沃,汪,沂,沁,汾,沆,沒,沏,泉,版,物,糾,釔,取,朋,肌,肋,育,肯,肩,餚,育,青,卧,戕,韜,狀,知,歿,附,帙,帖,牧,物,效,政,放,於,攽,軋,韜,版,叔,所,初,,弧,,鍁,,忠,念,炁,盂,孟,或,亟,弩,努,虎,,乳,兩,雨,夜,並,些,亞,亟,,盲,者,岸,咎,斧,奔,承,升,奉,帑,帛,幸,來,採,杲,果,長,年,阜,卒,奉,卓,革,,卑,事,秉,季,享,京,奇,奈,承,妻,妾,臾,券,爬,延,爸,兗,奄,奈,咒,兒,免,受,委,垂,食,侖,舍,金,命,非,其,具,典,函,卦,卷,券,取,延,或,武,戔,虎,面,居,屆,屈,房,戾,店,度,府,底,庖,庚,疚,門,岡,罔,周,固;
九,斤,克,後,飛,專,為,乃,芯,芍,花,芃,芒,笈,芊,竿,竽,筋,宦,宥,宮,客,室,宣,穿,突,宬,,冠,軍,什,侮,俘,侄,修,脩,俄,俠,侯,侵,信,俤,,促,,保,,侶,,俑,倏,俍,律,徊,徉,待,衎,衍,柯,柄,枴,杯,柑,枸,枯,柏,柢,相,柵,柱,柿,柳,柘,柁,柊,枰,桴,柃,柞,柝,枳,柚,楠,柵,查,架,柔,染,柒,柴,某,秋,種,科,秘,秒,粳,籽,怦,怡,怔,怍,性,怡,怖,憐,怏,怕,怫,怩,衫,祈,祉,削,前,創,剄,則,剃,勁,勅,勃,型,垡,垚,墾,埯,垠,垮,垞,垟,垓,垍,垛,垧,垢,垌,垣,城,垤,埡,封,研,砍,斫,砥,砂,砒,砌,峙,峧,峒,奸,姤,姝,姨,奼,姽,姻,姬,妍,妊,姣,姥,姚,姘,姮,娃,姿,姜,玲;
玦,玥,玠,玩,玫,玟,炷,炯,煙,炟,炻,炬,炫,炭,炳,炮,是,昰,昱,冒,昺,昶,昡,昫,映,昡,昨,昡,昳,昭,昧,泥,泮,沫,沭,治,沱,波,泠,泣,泡,泌,泊,法,泯,沸,注,沼,油,泳,泫,泱,泂,沮,塗,沿,河,泓,泖,溯,泉,泰,紉,紂,約,紀,紆,紈,級,紅,計,訂,訩,叩,哈,哄,哇,咻,咽,品,哉,虹,眇,眨,盼,瞅,眈,肘,肚,肝,胳,腧,致,敕,耐,阱,耶,拉,拍,抿,披,拂,招,拓,掂,抨,押,拌,拘,拔,抱,拙,拖,拇,拚,拼,拄,拐,釔,鉗,效,政,故,施;
拜,昶,勉,毗,敍,弭,舵,舢,趴,虹,蛇,竑,叛,皈,段,耔,狐,狗,帥,瓴,矩,赴,耐,既,齜,爼,殄,殉,殃,殆,卻,卸,怒,怨,急,思,怎,盅,盆,盈,盍,馬,星,諮,音,昝,,春,香,背,胥,骨,胃,胄,看,盾,眉,省,首,酋,頁,貞,負,員,畏,界,拿,食,俞,弇,夜,弈,奕,羿,契,奐,爰,巷,炭,努,勇,咢,系,叟,柬,革,表,前,甭,歪,,耍,要,泵,契,奏,韋,查,癸,禹,皇,帝,奎,姜,,着,美,亭,垂,亮,南,幽,哉,鹹,咫,建,赳,剋,烏,匆,台,茲,甚,胤,蚤,幽,回,面,威,奎,彥,屏,屋,,,廳,度,庥,龐,風,閂,囿;
個,,克,鬥,氣,旨,書,迂,迅,迄,迤,巡,算,笄,笈,笏,笆,笊,筏,笑,笫,芸,芯,芮,芽,芡,芥,苒,芪,芹,芾,花,蕪,芫;
芝,芨,芩,芳,莰,芙,芭,苟,冥,宸,宵,宴,家,,案,宰,宮,窅,,,佇,倀,俳,們,倩,脩,倚,倨,俱,俯,候,,修,借,倢,倒,倓,值,倦,倜,俳,倬,倪,佑,倍,,俯,俵,俸,倘,倫,傀,倭,衍,徑,徇,徐,,咬,哮,哧,喚,唆,哥,哲,訕,記,訓,訊,討,訖,酌,配,針,釘,埗,垾,埕,坤,埔,埋,埂,壩,垿,垸,埌,埇,埃,垿,袁,娩,娥,娣,娟,娛,娓,娠,娢,姬,娌,娉,娜,娑,孫,珂,珀,珊,玻,珍,玲,珅,玷,班,畔,畝,炮,炫,烜,烘;
烊,耿,烙,烤,烙,烘,烔,烜,時,,晌,晍,晅,晏,晟,晃,耆,晉,峻,峭,峨,峪,峴,峽,島,峯,峯,崇,豈,砫,砥,砭,砣,砧,破,砲,砝,砷,砰,砸,恢,恪,恆,恤,拳,託,指,拾,拴,拷,挎,持,拶,託,拭,拽,拯,,括,挑,挖,搬,效,桄,校,格,桓,桂,桔,,桅,桎,棲,桉,栓,框,栩,桃,株,桐,柏,核,栲,桁,慄,查,栽,桑,臬,桀,桌,殺,條,,恃,,恍,恬,恢,怪,租,粉,敉,料,祝,視,祛,衿,祠,裙,袂,神,祖,祗,祏,祚,衽,秘,秤,租,秩,秣,秫,秧,秦,釗,剡,剜,剮,刊,創,剝,剛,剖,剡,剔,荊,洙,洶,洫,洄,洚,洮;
洽,活,洸,洪,灑,洲,津,洗,洈,洞,洧,派,洋,洱,洛,洺,流,泄,洌,凍,凇,凌,紜,級,紗,絆,紝,紓,紙,純,納,紐,絨,紡,紛,紋,紗,聃,眩,睬,眠,眜,眙,恥,耿,耽,胚,服,股,肺,肽,肥,肫,胡,朔,旗,旅,財,邗,邛,邙,船,舫,航,,射,翅,翃,翀,師,,殷,致,敖,敕,耘,耕,耗,舐,站,竝,甡,飢,勉,起,,旅,狩,豹,財,旃,勐,軒,配,酌,缺,畔,畈,能,矩;
帨,蚓,怠,恩,怨,恕,,恣,息,恁,恙,,,烝,羔,盈,益,盉,盎,畜,旁,,,努,務,扇,氨,蚊,曳,彧,栽,鬼,哥,冓,丞,釜,,辱,衾,套,翁,兼,蠧,,雜,乘,秦,泰,恭,素,索,芻,倉,喪,馬,員,貢,冥,亞,函,鬲,罡,拳,兼,舀,畝,昚,者,旨,晉,夏,袞,袁,衰,,契,奚,,釜,,竜,耄,幸,隼,挈,羞,帶,奘,臬,乘,匿,匪,氧,屑,展,屐,原,,唐,席,座,庭,庫,疼,疣,疲,疾,閃,圃,圈;
延伸閱讀…
乾,幹,習,術,厄,匆,從,產,專,匙,,迎,迓,迕,返,逼,迥,迍,笥,笞,笴,笪,笨,笙,笛,符,笠,笤,笭,笮,第,笱,笳,苻,茀,茁,茌,茄,苟,苓,英,芊,,若,苫,苔,苕,茉,薴,茅,範,蘋,苗,,苷,苯,,苜,苓,苞,苠,苑,茆,茅,茚,寅,寄,宿,,,宼,窕,窗,冤,偽,偉,,偈,偃,偕,偎,,佩,,偲,停,偌,偵,翛,,假,側,徜,得,御,徘,徠,徙,棟,械,梗,村,桶,梧,梓,梢,梯,梽,梔,棶,杆,梽,梭,桴,檳,梳,棁,梅,桫;
梃,彬,梆,梵,婪,條,梨,梁,,粘,粕,粒,移,悔,悛,悦,悚,悍,悖,悵,忤,悟,悞,悒,,悌,祥,袢,袍,袒,袖,扎,扣,捫,挪,換,捋,挾,捉,執,挽,捐,振,,捕,捂,捌,剩,副,刷,勘,勖,動,嫵,婧,婚,嫿,娬,婕,媖,,婦,婭,婒,媖,婼,婥,婞,媧,婆,娶,珥,珣,琤,珖,珙,珧,珮,珠,班,珩,珪,珞,曼,晨,,曹,焌,焗,烺,烷,烽,煥,焓,烯,焐,焅,炫,焊,晧,晦,晣,晚,晗,晞,晤,皎,畦,,涼,凋,凌,淨,悽,涇,酒,海,浩,涅,淫,浛,浚,涕,涉,浮,浦,浠,湧,浴,浪,浙,浲,渙,浼,涓,浥,涔,浞,淺,流,涑,紵,紺,細,紳,終;
紹,組,紬,絀,絆,紲,許,設,誤,訣,訛,訩,訟,訪,訝,咱,啞,啡,啤,唱,啄,吟,唯,啕,,研,硍,砦,培,堎,埠,堵,堎,埡,埴,埸,堌,埵,埨,埰,埝,堋,坎,埻,堉,埮,埭,堞,埽,域,堋,埵,垛,,堃,堂,堅,,崍,崯,崤,崎,崆,崛,崦,崐,崕,崔,崇,崮,崗,崙,崩,嵩,崬,崖,祟,釺,釩,缽,釧,釵,釣,晦,眼,眶,眺,眸,眽,眥,耽,聊,聆,胞,豚,,勝,胎,胡,舷,舶,舲,舴,阡,那,邦,邢,,邡,祁,邠,狹,蛁,蛀,雕,販,貽,敍,醉,野,既,旋,將,規,旌,棘,尉,瓶,帳,帷,,款,殍,翊,卿,將,規,翊,翎,羚,幃,皎,敗,赦,救,敏;
敍,斌,斛,斜,旌,旋,族,趾,強,張,弸,弦,,勖,勔,酗,彩,斬,軟,孰,彪,馗,處,頃,頂,,商,貨,貫,責,貧,貪,雀,麥,壺,望,夯,毫,異,棄,尋,專,舂,,帶,悉,患,雪,魚,烹,念,,慧,盛,盒,盔,翌,曹,雀,眷,奢,羞,着,者,雪,售,晢,袈,袋,祭,剪,務,參,商,戚,殼,異,翌,魚,鳥,梟,巢,覓,庾,麥,婁,參,兜,袤,爽,祭,,章,,朱,採,畢,牽,率,票,冕,,焉,區,畫,晝,犀,屜,盡,唇,屠,廁,庵,鹿,麻,康,庶,,啓,扈,痊,虛,閆,問,閔,閉,凰,國,圈;
幾,鄉,開,為,無,眾,雲,巨,單,發,採,童,,毯,超,趁,迮,迪,遍,逃,,迫,述,迢,筍,筋,筐,策,筈,筀,答,築,筇,筒,,筆,筏,箏,筊,筌,篳,篩,簹,筥,筀,箏,勞,茖,茗,,荁,荒,茱,草,荏,茸,蒞,茜,茵,茴,茼,薦,荄,茬,荃,茶,茫,茳,荀,莢,茭,茺,荒,,茨,莒,荔,茹,寧,窘,窗,寒,寓,家,富,窖,寐,僅,偷,傣,體,俟,翛,,傅,傕,循,徭,德,徨,街,御,銜,博,視,惦,惚,,悼,惜,惓,悸,,,惟,情,惇,,惘,悱,,愧,惕,杜,棍,棧,椅,森,植,棣,棲,棋,楮,稜,椏,棋,椎,棶,棹,極,椊,椋,棓,椑,棰,欏,椒;
楂,棪,棕,棟,棚,棒,棉,棵,椀,集,棠,梨,棠,棐,棨,棼,森,税,稈,,稂,嵇,稍,程,粧,粞,粳,排,掠,捺,接,捷,控,掐,掛,掬,抻,捽,掘,掇,掖,掀,掛,推,捲,掃,捨,授,探,報,捧,據,掄,巖,嵌,嵛,崴,嵐,姻,婷,媒,媖,婼,媚,嫂,婿,媛,婆,球,現,珺,琇,理,琉,琅,玡,琳,斑,珽,嵎,崳,嵖,嵋,嶁,崿,崛,嵐,嵌,嵬,,碗,硯,硠,硝,碇,碰,址,塊,堪,塃,場,塅,堪,堤,堡,皓,評,詢,詰,證,詔,注,診,詠,訸,詞,詝,詐,詒,詛,訴,咱,喨,喳,喻,吃,詠,嗖,喈,唱,嗟,唾,嗚,啪,晴,晽,晰,暎,晹,晾,焱,焙,焠,尡,焰,焜,焮,焯,焠,焚,煚,琵,琶,注,淚,淪,淖,渡,涯,涵,混,,淳,清,淺,淘,,添,澱;
淹,渠,淏,淮,淦,淪,涸,淄,淆,淶,淬,涼,淌,淄,渦,淥,涴,淙,涪,渚,淯,淇,液,淵,淅,淞,浙,涎,淜,涮,淑,馮,悽,減,湊,淼,竣,絞,給,絓,綁,絢,絝,絕,統,絡,紝,結,絳,絎,絨,絖,絲,絮,鈕,鈃,鈣,鈇,鈦,鈍,鈚,鈉,鈐,欽,鈞,鍁,鈧,鈁,鈑,鈥,鑰,鈎,鈈,鈔,鈜,鉅,防,阮,阪,階,邵,邯,鬱,邴,邳,邶,邲,鄴,邱,邸,邰,邡,祁,創,剴,凱,荊,割,勳,幃,幅,蛟,韌,睎,睆,皖,朔,朗,朝,朋,脈,脒,胸,胴,朕,胯,胺,,胱,勝,脅,胰,韌,幄,幃,帽,飪,飾,強,弼,妝,馭,軼,軻,軸,跑,距,跆,跋,踮,跚,項,頇,順,須,順;
欺,欽,款,敞,殘,殖,斌,竣,尷,殘,飩,飭,飪,飲,牌,牴,殿,,缸,甥,,喆,棘,竦,粥,,猞,,翔,凱,蛙,蛛,裁,視,觚,酤,,酣,酸,酢,殛,戢,戟,弼,雄,雅,疏,弒,舒,瓶,軻,軼,赧,靳,攲,欹,欷,欺,敢,散,敞,敦,斯,貯,貼,貽,彭,雙,氬,傑,,然,煮,悲,惡,惠,惑,崽,盛,盜,絲,棗,尋,喬,尊,巽,殼,裂,登,粟,雯,拳,掌,掣,粵,傘,禽,晷,舍,善,喜,啻,哲,智,晢,皙,,普,,腎,脊,暑,,量,景,晶,壹,犁,黍,矞,盜,瓷,象,賀,貸,貫,貿,貴,賁,費,,貳,裁,辜,孶,尊,絮,紫,翕,斐,琴,備,舜,雰,皋,卷,犁,單,覃,奧,粵,奠,茲,為,眾,猋,番,留,喪,復,堯,棄,耋,買,曲,畫,巨,厄,廄,廂,廁,,犀,扉,廋,,痞,痙,痧,閒,閏,間,悶,閎,閔,困,圍;
義,幹,於,與,乃,與,回,誇,農,齊,跡,退,逆,迺,追,逅,適,逄,迸,送,迷,通,毽,筮,筠,策,筴,筲,筧,箸,篔,笮,筷,筳,筦,筒,節,莰,荇,募,著,莆,荷,莎,茫,莽,莖,,莧,莞,莉,莠,莓,莙,荼,莜,荻,莘,塋,冢,寞,塞,窠,窣,窩,裳,僅,傾,債,催,像,傭,僅,傳,偽,傷,彷,微,衙,愜,,惰,愧,愎,惴,愉,惲,,,愐,惺,,愒,惻,愠,愎,惱,愔,,愒,愜,恤,概,楔,楂,楷,楊,楓,樲,椿,棋,椽,楹,楣,梅,楝,楠,棰,楷,楫,稜,榅,楬,槎,楹,楦,棕,楨,槐,椴,楸,楗,榔,椰,榆,禁,榃,楚,稚,稔,,稞,,祿,禇,補;
五行源自先秦時期,是一種古代中國哲學觀念和思維模式(英語:Mindset)。中國古代不僅將金、木、水、火、土視作民用五材,視作氣——萬物構成要素[2][3][4],五行間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象[5][6]。氣化宇宙論架構裡,五行並不僅指五種事物,是其體性抽象概括,五行於五種事物,而是均布萬有之中,交相間雜[3][7][8]。
五行、陰陽以及氣,同屬古代中國文化(術數和方術)一部分,是風水、算命、相術、占卦、內丹、中醫基本概念ㄧ。
五行最初是作為一種政治治理指導原則而提出,為先王訓典或上天所降賜,要天子遵循。如《逸周書·小開武》稱武王在位二年,召周公旦問道,敬聽天命,周公回答文王在位時所奉行作法,其中包括順明三、循用五行,三九星[9]維天,九州維地,四佐維人,五行水、火、木、金、土,君王能順明三,五行乃如常。
《書·洪範》稱武王在位十三年,訪箕子問常理次序,箕子回答上天賜禹治國大法有九類,其第一項即是五行,並解説五行所行理: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革,土曰稼穡。
其為:雨水下落,和河水滋潤天之下方;火焰上燃,煙隨熱氣飄往地上方;木匠煣烤木材,塑造彎曲或筆直形狀;鍛冶匠(英語:Metalsmith)熔煉金屬礦石(英語:Native metal),其意欲,鍛造其形,或熔煉器物,換其用途[10];土壤滋養作物,能供農夫種植其種子幼苗,時收割其果禾穗。
五行,此人民日用五材[11][12][2],五材即五種資源或素材。《國語·鄭語》中有ㄧ段呼應記載:「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成百物。」《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稱:「天生五材,民並之,廢一不可」杜預注五材:金、木、水、火、土。天子執政,要確保人民能取用、獲得大地上五材,生產和殖貨[13][12]。令五材於民利用,通行,能發揮其各自效用,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稼穡,即為五行。
五行提出後,和其他五種事物相配對。《逸周書·小開武》配五行於五色,《書·洪範》配五行於五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淮南子·墬形訓》配五行於五色、五音、五味。據《荀子·勸學》:「目好五色,耳五聲,口五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六畜,五牲,三犧,奉五味,九文,六採,五章,奉五色,為九歌,八風,七音,六律,奉五聲」,則五色形容衣服,目所視;五音/五聲形容樂曲,耳聽;五味形容食物,口嚐。
春秋戰國時代,五行不僅和五色、五音、五味相配對,和方位[14][15]、季節[14]、干支[15][16]、數字[17]、行星[18]、曆紀[19][14]、德性[20]事物應,構成一種以「五」作為基準事物分類模式,另一方面,產生五行相生相剋[21]以及生、、墓地支三合五行結構關係[16]。五行從原本日用五材,配對、推演其他事物,構成一種應形式。而五行生剋和地支三合結構關係(後衍生出旺相休囚死[22]與五行十二宮[23]),意謂著五行變成一種能用來解釋萬物變化和理論。由此,五行成了一種能解釋朝代興衰(如五德始説)、兵法致勝(如兵陰陽/軍事術數)、時節作息(如《禮記·月令》、《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生理運行(《黃帝內經》醫學思想)學説思想源頭,同時是佔斷吉凶術數學和解釋各種災異祥瑞理論基礎之一。
戰國中晚期秦漢,五行進一步和陰陽、氣、八卦,加以聯繫、統整,擴充其理論學説內容[24][25][26],如漢代氣化宇宙論,混沌不分,到分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分出五行氣,五行氣化生萬物[6]。氣和五行説結合,使得氣分作五類,帶有五行體性特徵[3][7]。五行氣化宇宙論下,不但成了一種構造萬物要素,義擴充五氣之流佈通行[24][3]。五行漢代和五常相配對,以為天有五行,人有五常,木代表仁、火代表禮、土代表信、金代表義、水代表智[27][28]。
五行可用兩種空間圖象表示,一五芒星搭配五行生剋,一中央和四方空間模型。
五行“相生、間相勝”原則形成生剋五行模式。兩兩之間總會存在“相生”或“剋”關係,故五行之間無主次分,地位。五芒星外圍表示相生,內裏表示剋。
五方應五行: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此模式下,中央土四方於同一個層面,有控制四方意。[29]
《易傳·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數五十有五。”這裏説了十個數,五,是五個生數,五個生數各五合而得六至,是謂五個成數。
漢代經學家這十個數有解釋。如鄭説:“《》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後。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偶,無配,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天一並,天七成火於南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天五並。”[30][31]
不過有文章[17]指出,先秦文獻五行數到“九”為止,《繫辭》“天地數”並不是指五行生成數,“土有成數十”是漢代時陰陽思想進入五行學説結果。
戰國時代齊國人鄒衍立陰陽家,提出王朝來自五行相勝循環。鄒衍“五行”推演為代表王朝運數“五德”,認為五行不僅代著季節更替,預示王朝興衰。鄒衍黃帝到夏、商、周之間朝代更替,五德循環相勝解釋,王朝興起時,上天降下代表王朝德運瑞應徵兆,預示王朝衰亡和王朝誕生。《呂氏春秋》記載了此一學説,如殷商金德式微,姬周火德興起,其預兆:
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赤,其事則火。[32]
鄒衍五德説來論證王朝正統性傳統濫觴自秦朝。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龍是帝王象徵,而黑色是水德色,是太史公雲“此其水德之瑞”。於周居火德,鄒衍理論推演,水剋火,秦居水德印證了秦將代周而得天下。據《始皇本紀》載,宣揚新朝德運,秦始皇登基改元後宣佈改服色黑,是“衣服旄旌節旗上黑”
秦亡漢興後,雖然新興漢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論來解釋其王朝正統,但朝野之中漢朝當居何德運、尚何服色爭論不休。高祖建國初,宣佈漢承秦水德、黑色。但以公孫臣代表一派認為,宣佈漢居剋秦水德土德。雖然此提議遭到了丞相張蒼,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漢朝終於改朔易服,宣佈漢居土德、尚黃色。
而到新莽代漢時,劉向、劉歆父子新五德説盛行,不但推翻了鄒衍建立到周王朝德運次序,提出了王朝德運理論:王朝德運王朝所生,而王朝德運王朝剋。劉氏父子説法,漢當居火德、尚紅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漢朝王莽新居土德、尚黃色。此後,中國王朝大多五德相生來推演。[33][34]
肝臟主宰憤怒,憤怒會傷肝臟;
心臟主宰喜樂,喜樂會傷心臟;
脾臟主宰思慮,思慮會傷脾臟;
肺主宰,會傷肺;
腎主宰恐懼,恐懼會傷腎。
《禮記·禮運》記載:「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是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四時、十二月,相為本」,後列舉「五聲、六律、十二管……五味、六和、十二食……五色、六章、十二衣」,這是曆法一組,樂曲一組,食物一組,衣服一組。〈禮運〉篇中,五行視為曆法時間循環變化(季節交替、月相盈虧)具有關係,並且是聖人制禮本源、之一[35]。《禮記·月令》篇中,即十二個月時令和五行相配,記述天子於各月份禮儀、行政事務、法令、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