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古代四大美女的動人傳説
相傳,西施在江邊浣衣,魚兒為其容顏所傾倒,紛紛潛入水底。王昭君出塞彈曲,鳥兒聽聞哀怨的音符,降落在砂石上,久久不肯離去。這便是「沉魚落雁」的典故,比喻女子美貌傾城。
「閉月」之説源於《洛神賦》中對曹植所讚譽洛神的描寫。其言神女之身影曼妙輕靈,宛若遮掩月亮的雲彩。相傳唐玄宗寵妃楊貴妃在花園中觸摸含羞草,花葉含羞低垂。宮中傳言,花草皆因自愧不如貴妃,羞澀而低下頭來,流傳出「羞花」之説。


不過,學術研究表明,「沈魚落雁」一語最早見於《莊子》。莊子認為,不同的物種對美的感知截然不同。人類眼中的大美人,在動物眼中卻未必會被欣賞。
至於「閉月羞花」的後兩位主角,貂蟬和趙飛燕皆為小説人物。貂蟬之説出自《三國演義》,而趙飛燕的故事則來自《漢書外戚傳》。
古代的「女神」雖少,但傳説卻豐富多姿,為歷史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美女 | 故事源自 | 説明 |
---|---|---|
西施 | 《史記》 | 江邊浣紗,魚見之沉入水底 |
王昭君 | 《漢書》 | 出塞彈曲,鳥聞之落於砂石 |
貂蟬 | 《三國演義》 | 月下拜月,閉月羞光 |
楊貴妃 | 《新唐書》 | 花園賞玩,含羞草低垂,花羞閉月 |
成魚落雁: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
引言
「成魚落雁」是一個生動而形象的成語,用來形容非常美麗的女性。但你知道嗎?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著「成魚落雁」的真實奇景。
成魚落雁的現象
成魚落雁,又稱「銀魚過江」,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在特定季節,大量銀魚逆流而上時,它們的銀色鱗片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宛如成羣的落雁在天空中飛舞。
全球的成魚落雁地點
成魚落雁的現象在全球各地都有分佈,其中以下幾個地點最為著名:
地點 | 時間 |
---|---|
長江(中國) | 春季 |
黑龍江(俄羅斯) | 夏季 |
美西尼比河(加拿大) | 秋季 |
庫頁島(俄羅斯) | 夏季 |
成魚落雁的成因
成魚落雁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 繁殖需求:銀魚屬於洄游魚類,它們會在特定季節逆流而上,尋找繁殖的場所。
- 氣候影響:成魚落雁通常發生在春天或夏天,此時水温較高,適合銀魚的繁殖。
- 水流速度:成魚落雁需要湍急的水流,才能形成壯觀的「落雁」景象。
- 魚羣數量:成魚落雁需要大量的銀魚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顯著的視覺效果。
成魚落雁的影響
成魚落雁不僅是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還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 食物鏈:成魚落雁為其他魚類、鳥類和水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 觀光產業:成魚落雁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促進了當地的觀光產業。
- 科學研究:成魚落雁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銀魚洄游模式和生態行為的寶貴機會。
結語
「成魚落雁」是自然界中一件令人驚嘆的奇景。它既是一種美麗的視覺盛宴,也對當地生態系統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瞭解和保護成魚落雁現象,有助於我們維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奇觀。
延伸閲讀…
【影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八個字寫出四位美女,她們是誰?
沉魚落雁(漢語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