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專家表示,新加坡的 Covid-19 病例可能會在一周甚至更早達到高峰,因為該國正在經歷另一條感染曲線。
每週感染率——指過去一周與前一周相比社區病例的比例——正在下降。 這意味著 Covid-19 病例正在以較慢的速度增長。
“這並不意味著疫情正在下降,但它確實意味著高峰正在接近,”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副院長 Alex Cook 副教授說。
新加坡的每週感染率
每週感染率高於 1 表明每週新增 Covid-19 病例數正在增加。
“當比率達到1時,意味著高峰已經來臨,此後比率應低於1,病例數應開始下降。病例數每天波動很大,但每週的增長率有相當強的模式,”庫克教授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病例數只是目前發生的實際感染病例的一小部分,而且如果測試和診斷率在過去發生變化幾週後,這種分析就會不那麼準確了。”
這也是新加坡第一次在沒有任何加強安全管理措施的情況下渡過難關。
騎行國立大學醫院高級傳染病顧問戴爾·費舍爾教授說,在沒有加強措施的情況下病例激增就是複原力的定義。
他補充說:“我們需要應對流感,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需要繼續為 Covid-19 做這件事。 加強措施會帶來經濟和社會成本,不應無故實施。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這些措施作為後備,以防情況確實變得嚴峻。
“儘管我們確實在最嚴重的醫院和療養院收緊了措施,但目前的病例激增並不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弱勢群體。”
從 7 月 7 日起實施的收緊措施包括限制所有醫院病房和安老院的訪客人數。
新加坡此前實施了限制,例如限制社交聚會的團體人數和戶外佩戴口罩。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學院院長張益英教授公共衛生部部長指出,新加坡最終將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經歷新冠病毒19浪潮。
但是,有三個他說,與前幾次相比,共和國進入這一波浪潮的方式的主要區別。
首先,人口不僅接種了疫苗,而且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幾乎 80 百分比的人口接受了第三次加強注射。
[[nid: 586569]]
第二,醫院和社區設施已做好應對激增的準備,社區設施加強了醫院的壓力。
第三,大多數人都具備瞭如何應對的知識如果他們或他們的家人被感染,包括使用抗原快速檢測 (ART) 試劑盒進行自我診斷、在家自我隔離,以及在看到 ART 陽性結果時不急於去醫院治療。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新加坡以我們以前沒有的準備程度進入浪潮,”Teo 教授補充說。
“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限制我們的社交活動,除非有人要去與體弱的老年人或任何未接種疫苗的人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強烈建議在與這些人互動之前進行自我測試。”
本文首發於The海峽時報。 複製需要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