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Mida 的目標是到 2023 年底為航空航天業投資 1.34 億令吉

mida-的目標是到-2023-年底為航空航天業投資-1.34-億令吉

LANGKAWI: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正著眼於吸引 RM133 萬令吉投資到 2023.

Mida 首席執行官 Datuk Wira Arham Abdul Rahman 表示,該機構會見了國內外的航空航天公司, 在最近的蘭卡威國際海事和航空航天展覽會 2023 期間與航空製造和維護、修理和運營 (MRO) 相關的潛在投資項目。

“這些項目的潛在投資估計在未來三至五年內為 RM649 萬令吉。 Mida 的戰略願景和奉獻精神有望徹底改變馬來西亞航空航天業的未來。”能力,並加強本地供應鏈。

隨著亞太航空旅行市場的預期增長,馬來西亞有獨特的機會將自己定位為區域航空航天中心。

“為了支持航空航天業的發展,馬來西亞可以專注於加強其本地供應鏈生態系統,其中包括開發工程能力、電子製造、先進材料生產和系統集成。

“通過建立強大的供應鏈,馬來西亞可以為航空航天業提供全面的零部件和服務,”他說。

Arham 表示投資者對航空航天業的看法馬來西亞的航空業總體上是積極和樂觀的,尤其是全球和本地公司的存在和合作促進了行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事實上,馬來西亞的航空航天業已經見證了核准投資從 649 到 2019 的顯著上升趨勢,在此期間核准投資從 RM2019 飆升.900 萬至 RM2.07 十億.

“至於2022,航空航天業的批准投資額為 RM649.800 萬,其中兩個項目完全來自-馬來西亞擁有的公司,同時創造了總共42就業機會,“他說。

在在造船和修船 (SBSR) 行業,Arham 透露,管道投資 2023 包括為國防、商業和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建立造船和修船設施。

“這些項目的總潛在投資估計為 20 億令吉,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分階段進行,”他說。

從1月到3月2023,Arham說,馬來西亞的海產品出口總值為RM133。500萬令吉,出口額前五名的是拖船和推進船(RM52.600萬)、遊輪、貨船和駁船(RM .100萬),遊艇和其他娛樂或運動船隻(RM31.600萬), 浮式結構物(RM15.800萬), 輕型船隻, 挖泥船, 浮船塢,和浮動或潛水鑽井平台(30 萬令吉)。

“同期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印度尼西亞(RM44.600 萬),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RM22).100 萬), 美國 (RM.900萬),新加坡(RM15。800萬)和文萊(620萬令吉)。”

Arham表示,Mida希望吸引更多國內外公司的投資,不僅是為了造船和修船活動,以及零部件和其他相關服務,包括技術供應商。

“馬來西亞歡迎外國和本地公司在 SBSR 行業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機會參與建設造船廠、幹船塢和維修設施等活動,以滿足該國不斷增長的需求,”他補充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